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植物园 >> 植物园新闻 >> 正文 >> 正文

近代以来,听过曾国藩家族梁启超家族,你

来源:植物园 时间:2022/10/6
白癜风病初期照片 http://baidianfeng.39.net/a_zjwd/190603/7190092.html

在江西九江市修水县的五杰广场巍峨矗立着五根石柱,这五根石柱即代表着五位名人——陈氏五杰,诞生于修水县桃里竹塅村的一个义宁陈氏家族。一个可以把修水把九江甚至可以把江西写大的文化世家。

修水五杰广场

历史上名门望族、显第世家颇多,然彪炳《辞海》为名人世家者,仅义宁陈氏陈宝箴一族。

陈宝箴(年~年),谱名陈观善,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年乡试中举人而出仕,年,任湖南巡抚,成一代封疆大吏;期间先后任浙江及湖北按使、直隶布政使、兵部待郎等职。

陈宝箴是清末维新派著名人士,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其文才、韬略和办事能力深为曾国藩所赏识,称他为“海内奇士”。陈宝箴深受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影响,为人刚正不阿,具有强烈的爱国感情,虽然恪守儒家学说,但思想却很开放,任湖南巡抚时,以“变法开新”为己任,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政,整饬吏治,裁汰冗员,罢免昏庸贪鄙的官吏,兴办工商实业,开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以开迪民智、改变陈旧的风俗;先后设矿务局、铸币局、官钱局,兴办电信、轮船及制造公司,创立南学会、算学堂、时务学堂,支持谭嗣同等刊行《湘学报》、《湘报》,使湖南维新风气大开,成为全国最有生气的省份。

陈三立(年~年),陈宝箴儿子,字伯严,号散原,光绪十二年(年)进士,官拜吏部主事。陈三立是近代诗坛台泰斗,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陈三立不但是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近代史上诸多重要事件的参与者。早年,他觉得京城官场腐败成风,难以有所作为,不久便以侍候父亲的理由离开吏部,襄助其父陈宝箴在湖南维新变法,提倡新学。在湖南辅佐父亲推行新政,在整顿吏治、革新文化教育,罗致维新人才等方面,陈三立多所谋划,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等四人一起被称为“维新四公子”。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把主要精力用在诗歌创作上,写出《渡湖至吴城》、《城北道上》、《园居看微雪》等多部优秀作品,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后世有《散原精舍文集》17卷出版。梁启超评价:“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他表示:“我决不逃难!”闻有人议论必败,他怒斥:“呸!人岂狗彘耶?岂贴耳俯首,任人宰割?”日军欲招致陈三立,百般游说,皆不应许。侦探日伺其门,陈三立怒,呼佣拿扫帚将其逐出。为表明立场和民族气节,从此五日不食,忧愤而死。

陈三立在陈宝箴家族的历史上,起到一个承先启后和继往开来的作用。他牢记父亲的六字遗训:不治产,不问政,将一个官宦人家演变成贵族文化世家。

陈衡恪(~),陈三立长子,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他是一位有卓越贡献的近代著名画家,又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书法家和金石家。年东渡日本留学,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之后,先后于通州师范学校(今南通师范学校)、长沙第一师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任教。

陈衡恪民国初年便名扬京城和海内外,他曾赞助过鲁迅办杂志,和李叔同是知交,与齐白石是莫逆之交,齐白石的成名与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陈衡恪的帮助与提携,齐白石说他与陈衡恪二人的关系是:“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他的画熔诗词、书法、篆刻,金石于一炉,为当时画坛领袖。他系统而全面的绘画理论和篆刻、书法、诗词于一体的画风,令美术界震惊,在画坛上赢得了盛誉。陈衡恪遗著有《槐堂诗钞》、《陈师曾先生遗墨》、《染苍室印存》、《陈师曾印存》、《绘画史》、《文人画之研究》等。

可惜,陈衡恪英年早逝,这是江西义宁陈氏家族的不幸,也为画坛留下了一个永久的遗憾。年,他得知继母病危,赶回南京亲奉汤药,不久继母病逝,他也因连日劳累染病不起。陈衡恪短暂的一生,充溢着辛酸和悲伤。他本是一座璀璨巍峨的艺术丰碑,却过早地轰然倒下。梁启超在陈衡恪的追悼会上说:“师曾之死,其影响于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大地震之损失不过物质,吾人之损失乃为精神。”

接下来这位就相对比较著名和耳熟能详了。

陈寅恪(~),陈三立第三子,字鹤寿。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通晓二十余种语言,被学界尊为三百年来“前不见古人,后难得有来者”的一代宗师;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是文化史上的奇才,他先后到过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名校留学,可他只要知识不要文凭,在他36岁时回国,竟没有一张文凭,也没有一本著作,知识学问全装在脑海里,但这依然不妨碍他进入清华大学,成为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齐名的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他是教授中的教授,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来听他的课。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陈封怀(年~年),陈衡恪次子,号时雅,我国著名植物园专家、植物分类学家,是现代植物园的主要创始人,被誉为“植物园之父”。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年至年,先后于上海吴淞公学、辽宁沈阳文华中学、清华大学任教,之后留学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年归国后,历任庐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晚年任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广州),后任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

陈封怀不愧出身陈氏家族,像他的父祖辈一样,热爱祖国,铁骨铮铮,从不对权贵低头。他曾留学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专攻园艺学和报春花分类学。学成后,毅然谢绝了留在英国工作研究的邀请,他对自己的导师说:“报春花的故乡在,我的根也在。”他与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胡先骕、秦仁昌等一头扎进了庐山植物园,倾注自己的全部精力,创建了一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植物园,结束了没有植物园的历史。他在其毕生的事业中,为我国现代植物园的开创和发展,几十年转战各地,不畏风雨,潜心研究种植,建了一座又一座植物园。他一直奋斗在祖国科研和教育战线,曾历任庐山植物园主任、中正大学园艺系教授、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科学院南京中山植物园副主任、武汉植物园主任、华南植物园主任、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还兼任广东省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建筑学会、园林学会顾问,为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植物园的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除此之外,义宁陈氏家族还涌现了如:古典诗人陈隆恪,目录学家陈方恪,武大教授,武汉大学“五老”之一的陈登恪,诗人画家陈小从,文化学者陈云君等一大批国之栋梁。

吴宓对整个义宁陈氏家族亦推崇备至。他说过,义宁陈氏“一家三世,为近世模范人家,父子秉清纯之门风,学问识解,惟取其上,所谓文化贵族。降及衡恪、寅恪一辈,犹然如此,诚所谓君子之泽也。故义宁陈氏一门,实握世运之机轴,含时代之消息,而为文化与学术德教所托命者也”。他把义宁陈氏视作文化的一根顶梁柱,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从陈宝箴,到陈三立,到陈衡恪、陈寅恪,再到陈封怀,每一个人,都足以突破家族的界限,上升为人的精神榜样。清风亮节,铮铮铁骨,一个国家,任何时代都需要这样的人。致敬,义宁陈氏家族!

作者/来源:春雨里洗过的太陽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