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近日,在邓州市林扒镇一初中的中医药学习体验室里,一阵阵整齐的读书声传出,该校教师张丽正在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中的中药名:“蒹葭就是指芦苇,芦苇的叶、花、茎、根都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都可入药……”同学们听得异常认真,惊讶于中医的神奇,还不时提出一些疑惑,殷切地等待着老师回答。
“有人说中医晦涩难懂,中小学生难以理解。其实不然,如果用学生熟悉的方式传播相关的中医知识,完全可以做到通俗易懂,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使中医药文化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该镇中心校校长沙晓表示。
传播文化感受中医魅力
据了解,邓州市林扒镇一初中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从校园布置到学生上课,从场馆建设到师资安排,确保每个环节都真正带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学校投资10余万元建设了中医药文化展示馆、学习体验室、种植园等场所,倾心打造“一花园、一课堂、一读物”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模式。学校以张丽、王华两名医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为主,组建了授课团队,以人教版的《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为教材设置相关课程,通过讲述中医故事、讲解中医知识、指导中医技术、辨识中药实物等,培养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的自觉性、主动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就必须让学生从方方面面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该校校长王光彦说,“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并不是为了给学生灌输医学知识、培养‘小郎中’,而是要侧重传播中医药文化,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懂得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学校教学楼的一角,中医药文化展示馆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建成后里面将摆放中药材标本、古代文献照片、中医药发展和成就展板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行观看、聆听讲解,感受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寓教于乐融入校园生活
在邓州市林扒镇一初中院内,只见路边的枇杷树枝繁叶茂,大朵的芍药花娇艳多姿,栀子花清香宜人,整个校园满溢着树木花草的清香。
校长王光彦介绍,校园内种植的植物都有药用价值,它们不仅改善了校园的环境,更是学生们学习中医药知识的“活课本”。不久前,该校举办“第三届枇杷果采摘节”,今年的主题是“劳动是最光荣的,自己采摘的果实最甘甜”,同学们在采摘、品尝,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更是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到枇杷果还是一味中药,它的主要作用可以改善视力、清热止咳,润肤解暑。“真是一个好果儿。”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中医药知识。该校的药草植物园内种植有红花、麦冬、辛夷等药材,学校按班级划分区域让同学们进行管理,每周都会组织学生去园内给里面的药材浇水、松土、施肥,引导学生在亲身管护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切实把草药种进了校园,中医药文化种进了学生心田。
“要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取得实效,就要融入校园文化,让中医药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注重中医药独特的互动体验模式,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爱上中医,学有所得,埋下了热爱中医药的种子。”王光彦说。同时,该校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社团,定期开展主题手抄报、板报比赛,还举办了知识竞赛,从多种途径,多中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积极性。
走出校园开展中医药研学
为了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更深入地发展,学校构建了“课堂+研学”的多维度立体化学习模式,依托中心校在该镇土门村建立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开展校外研学活动.
种植基地共12亩,种植有田冬、黄精等药材,目前还是幼苗状态。通过带领学生给这些小苗浇水施肥,近距离观察中医药材的栽种、培育、管理等环节,学习药材的名称、习性、功效及作用,还增加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上,我们不仅把重点放在课堂,放在校园,更应该走出去,学习知识、实践操作、行走发现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必须让学生在读中学、做中学、行中学,全方位了解和学习中医药文化。”王光彦表示,不仅如此,他们还邀请编外雷锋团中医药雷锋营以及镇卫生院的专家们为师生们上课指导,拓宽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渠道,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注入新活力。
医院张仲景展览馆、南阳医圣祠等地都留下了该校学生的身影,他们学习中医诊病治疗、中药种植炮制等中医知识及技法。
“通过走出校园参观学习、实践参与,我的眼界更开阔了,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是真的喜欢上了这门学科。”该校七年级一班的学生邱宝坤开心地说。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用凝聚祖先智慧的中医药文化熏陶学生,不仅能普及中医药知识,更能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发扬光大,林扒镇一初中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开展获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下一步,我们将从思维层面、理念层面和行为层面,向全镇各校推广,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展中医药特色文化活动,真正将中医药文化渗透、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邓州市林扒镇中心校校长沙晓表示。(图文:沈俊伟高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