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植物园 >> 植物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刘华杰勐海那么远,为什么要去那里看植物

来源:植物园 时间:2022/10/26
北京痤疮医院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311/8736666.html
《勐海植物记》,刘华杰教授供图

北大博雅讲坛的朋友们,大家好!今晚我来到北大出版社直播室在线分享《勐海植物记》一书的创作过程。勐海县在什么地方?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字咋念?不念第四声mèng,而念第三声měng。西双版纳的勐海是个美丽的地方,与孔雀公主、《马儿你慢些走》、普洱茶、佛寺等联系在一起。这是西双版纳泼水节的场面,拍摄于勐海县打洛口岸边的勐景莱景区。

先声明一下:我不是研究植物的,我甚至根本没有科班学过植物学,由于个人喜欢,倒是自学了一点点。我并非专家,跟在座的自然爱好者、植物爱好者差不多。今天我会毫无保留地讲个人的一点体验,或许有一些小窍门。我讲得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接受勐海县委的邀请

我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师,一个北方佬,老家在东北吉林省。植物的地域性很强,我从小熟悉东北植物,现在北京,也比较熟悉华北的植物,但并不熟悉南方的植物,为什么会到云南勐海看植物,还写一本书?有些缘由要交待一下。年秋我接受了勐海县委的邀请,勐海县想出版一本面向公众介绍勐海植物的图书。这是勐海县委宣传部刘应枚部长(指着PPT示意),她穿着我送的印有“博物自在”字样的T恤。应枚部长是一位极其热爱家乡的好干部。我接触过很多地方干部,坦率说喜欢的不多。我觉得刘部长待人诚恳、工作敬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大约年7月中下旬)诗人李元胜给我打电话,说有个事情要我考虑一下:要不要到云南勐海来看植物,写一本书,县里提供资助。我跟李元胜早有联络,回想一下还是因为出版家刘硕良先生,却从来没有见过面。后来(年)终于在勐海的一个茶园相见了,那是后话。我当时非常兴奋,却不敢立即答应。我非常向往云南勐海,这真是一个难得的接触、了解南方植物的机会。过去也经常去云南看植物,主要在香格里拉、丽江、景东、孟连等地。但是我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咋地,我怕完不成这个任务,误了人家的大事。怎么办呢?我跟元胜说,我考虑一个晚上,明天回话。真的仔细想了一晚上,第二天我说接受这个挑战,于是一年后就有了这部页的《勐海植物记》。

《勐海植物记》的创作动机是什么?它源于著名小说家马原教授的一个想法。马原教授为勐海县策划了“勐海五书”,包含神话和童话故事、昆虫、植物、鸟类和茶叶。我和马原是老乡,以前读过他的小说,没见过面(也是因为勐海这个写作计划后来才在勐海相见)。马原老师是辽宁人,从同济大学退休后在勐海县南糯山安家落户。马原说,“是南糯山清冽的山泉给了我全新的生命,同样也是南糯山无与伦比的自然环境令我如沐天堂,这里的一虫一鸟都是上天赐予我的天使伙伴,一草一木都令我仿佛置身仙境。”有人可能不知道,马原先生曾经得了不治之症,到勐海安家落户后,他的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可以想象这对当事人来说是多么大的冲击,他感谢勐海这片土地,要为勐海做点事情,于是有“勐海五书”的建议。想一想,马原老师的想法真的非常棒,现在很多地方缺少政府会对外宣传,口号喊了很多,广告费可能也花了不少,但是对用户来说提供的材料并没什么用,有效信息不足,没文化品味,历史也留不下东西。勐海县委很厉害,有高人,比如刘应枚女士,接受了马原的建议,于是“勐海五书”在县里立了项。其中一个动机是为了宣传勐海县的旅游和文化,特别是强调本县的生物多样性。

谈到多样性,实际上有“两多”: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对于云南来说,两个多样性都非常突出。大约15年前,我参加了北师大田松、刘晓力、刘孝廷老师为普洱市(当时还叫思茅市)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的研究,最后大家拟定了八个字:“两多固本,生态好在”。现在看来,这八个字长期有效。“两多固本”字面意思很清楚,两个多样性是非常基本的,要加强,有此“两多”外地人才愿意来这旅游,否则来看什么?考虑到长远生存和发展,就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