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在北京西北,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我国首个国家植物园设立于此,这个总规划面积近公顷的区域,从地图上看,是一个向东南方向开口的完整小流域,山地、台地和河漫滩等地貌类型为植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流域内沟谷汇成的樱桃沟则为国家一级植物水杉提供了迁地保护的理想场所。
国家植物园北园樱桃沟内的水杉林国家植物园供图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委员王康自年就在植物园内工作,从事了25年的植物科普、资源调查和植物引种驯化工作。首个国家植物园的建设,让他感觉到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珍稀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
国家植物园导览图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刁凡超摄
4月19日,百花争艳的园区内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览、拍照
走进春日里的国家植物园,繁花似锦,游人如织。这座植物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的,以开展植物资源迁地保护、植物科学研究为主,兼具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等四大功能的综合性机构,是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副司长周志华向澎湃新闻( 此次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是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拟建设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将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气候带与植被区划特点、植物物种丰富度、现有植物园发展水平、地方积极性及建设能力等因素,按照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保护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遴选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区域性国家植物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国家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网络,承载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任,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
“我们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国家植物园体系将成为拯救万千物种免于灭绝的‘诺亚方舟’,专家学者发挥才智的科学殿堂,社会公众了解自然奥秘和感受文化艺术之美的优雅空间。”周志华说。
“植物园确实是珍稀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植物园给大家营造一个漂亮的环境,让更多的人来参观,才有机会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位受众。”在王康看来,植物园建设的目的是把植物先保护起来,在保护的过程中同时要考虑利用问题,“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简单的保护一定是不成功的,一定要在某个切入点很好的利用植物的价值,这是推动植物保护很重要的一个方式,比如,有些植物的观赏性很强,就要解决它在市场推广中的瓶颈问题。当公众珍惜植物的价值时,才有意识去保护它。”
迁地保护的终极目的是植物回归
国家植物园设在北京,整合了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的优势资源,具备了全国领先的科研实力和植物迁地保护水平。
由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主办,国家植物园、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迁地保护工作委员会承办的“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科普展”正在国家植物园科普馆二楼展厅展出
国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中国专家组成员叶建飞告诉澎湃新闻( “由于威胁生物多样性因素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任何单一的保护方法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叶建飞表示,近些年,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植物回归相结合的综合保护理念,被日益重视、应用到植物的多样性保护中。
谈及植物园在植物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王康介绍说,从上世纪末至今,北京植物园在对中国高等植物进行全面的物种编目、野外考察和濒危状况评估工作基础上,重点对裸子植物、兰科植物等类群开展了活植物收集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工作,先后收集保存了余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兰科活植物,并重点对大花杓兰、丁香叶忍冬和百花山葡萄等濒危物种开展了迁地保护工作。以大花杓兰为例,早在年,北京植物园就启动了北京地区杓兰属植物的资源调查和保育研究,让濒危物种大花杓兰的种群得到恢复,重新在北京的高山上绽放。
“过去我们更多侧重的是植物的迁地保护,科研工作者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迁地保护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终极目的还是要让植物回归。”王康说,自年起,北京植物园保育研究团队前往位于横断山脉的四川黄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当地兰科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两年间近地回归大约余株温带高山兰花幼苗。
此外,北京植物园还和青海三江源、吉林长白山、内蒙古额尔古纳等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的保育研究和野外回归工作,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保育项目,每年都有来自新的地区或新的种类加入。
未来,国家植物园将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性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并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共规划收集活植物3万种以上,覆盖中国植物种类80%的科、50%的属,占世界植物种类的10%;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万份,覆盖中国%的科、95%的属。
将实现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
国家植物园内占地平米的多种郁金香艳丽动人
实际上,无论是资源迁地保护、植物科学研究,还是科学传播和园林园艺展示,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物种收集基础上。在园区内仔细观赏可以发现,丰富的物种收集是国家植物园的根本特色,也是国家植物园与其他植物园的主要区别。
据国家植物园研究员、中科院植物所所长汪小全介绍,国家植物园南北两园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已迁地保护植物1.5万余种(含种以下单元),建有牡丹、睡莲、野生蕨类植物等6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拥有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馆,馆藏标本万份。北京市植物园拥有国际海棠品种登录权,是海棠新品种最终认定、命名、发布的唯一渠道。这些都为国家植物园的设立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在现有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家植物园将以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对标世界顶级植物园,计划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性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并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共规划收集活植物3万种以上,覆盖中国植物种类80%的科、50%的属,占世界植物种类的10%;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万份,覆盖中国%的科、95%的属。将建成20个特色专类园、7个系统进化植物展示区和1个原生植物保育区,把国家植物园建设成为我国及世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植物收集和展示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
在国家植物园科普馆二层展厅,游客正在观赏通过绘画展示的植物
在北京设立的国家植物园是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林草局表示,将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的目标,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形成有机衔接、相互补充,有效实现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