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温室展览馆形似“露珠”,热带雨林植物、沙生植物、珍稀花卉……市民在家门口就可欣赏到平时难得一见的植物。4月底,太原市园林局组织媒体记者探访了正在建设中的太原植物园。
主体完工年底具备开园条件
因地制宜,将原有的亩储煤坑改造成湖体,依山体起伏的地形,展现不同植物的造型
太原植物园位于晋源区太山脚下,总面积约亩,设计定位为集园艺观赏、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植物园建筑景观设计,由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奥地利DMAA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德国瓦伦丁+瓦伦丁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完成。总体规划分为入口管理区、植物科学分类区、植物科学应用区、植物进化展示区、科学实验区5大功能区域,由主入口建筑、展览温室、盆景馆、餐饮中心、科研中心等建筑,以及菊园、槐乡园、樱李园等25个专类园构成。
太原植物园于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配套建设工作已完成。该园副主任马洪双介绍,植物园所在地原先有一些煤矿企业,洗煤厂和储煤坑为当地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对土壤也造成了一定污染。植物园开建后,设计师因地制宜,将原有的亩储煤坑改造成湖体,并依山体起伏变化的地形,展现不同植物的造型。
“植物园今年年底将具备开园条件,建成后将填补省内没有综合科学植物园的空白。”马洪双自豪地说。
入乡随俗建筑工艺添晋元素
滨水餐厅采用中国传统的抬梁式木结构建造屋顶,平均为10层叠加,最多处达到14层
“我们的设计师特别热爱山西文化,他们走访三晋大地,把山西的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马洪双说。
记者来到植物园中部区域,两座巨大的木结构穹顶建筑展现在眼前。远看,每一座穹顶建筑都呈半圆形覆盖在地面上,这便是植物园最大的亮点工程——展览温室区。这里是整个植物园的核心,由热带雨林馆、沙生馆和季节性花卉展示馆组成。在设计上3个馆充分考虑太原气候特征,借鉴山西窑洞的建筑理念,依高地而建,通过对阳光的充分利用,突出环保节能的特点。
“最大的是热带雨林馆,将引入余种热带植物。体量居中的是沙生馆,营造沙漠风光,栽植沙生植物;最小的是季节性花卉展示馆,将在不同季节展示相应的植物花卉。”马洪双介绍。
温室内部全部以木结构作为支撑骨架,再次体现山西特色,也开创了国内大跨度温室结构的新型做法。不仅造型美观,更是利用了木材耐久的特性延长温室的使用年限,降低养护费用。热带雨林馆中还将建设一道观光走廊,让游客多角度近距离观察异域植物。
畅游植物园美景的同时,能在湖边品尝美食,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来到紧邻人工湖的滨水餐厅施工现场,餐厅主体结构已完成。滨水餐厅采用中国传统的抬梁式木结构建造屋顶,用木约立方米。“山西是木建筑保留最多的省份,这种建造方式也算是向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致敬。所谓抬梁,就是一层层叠加而成。滨水餐厅的屋顶平均为10层叠加,最多处达到14层。”太原植物园木结构施工方技术总监庄晓峻介绍。
植物品种开园将达种
引进包括椰子、棕榈类植物,藤本类植物,菩提树等,还从山西采集野生植物种子余种
植物园,被称为是“活植物的博物馆”,是具有公园外貌和科学内涵,同时能够发挥科普教育功能,满足旅游观光和生态休闲等要求的综合性公园。
从建园筹备以来,太原植物园共收集植物品种余种、余株,包括竹类11种、蝴蝶兰18种、月季16种、萱草种,以及其他如沙生植物、水生植物、药用植物等。科研人员对引种植物进行连续物候观察,记录其生物学特性,并研究引种植物繁育技术。经过一年的努力,太原植物园科研课题全部经太原市科技评估中心验收,取得专利8项,发表论文7篇,填补省内空白2项。
“太原植物园还将从五大洲30个国家引种一些标志性或是有特色的植物进行展示,包括椰子、棕榈类植物,藤本类植物,菩提树等,到年底开园,植物种类将会达到种。”马洪双告诉记者。植物园建成后,将以植物多样性、植物资源保护为主旨,特别是以收集、保护太行山、吕梁山特色植物为主的温带地区种质资源为重点,拟收集植物品种种至1万种。
筹建期间,植物园科研人员还曾赴五台山、中条山、太岳山等地进行野外考察10余次,发现了太原野生植物新记录31种,山西野生植物新记录14种,采集野生植物种子余种,采集鉴定植物标本种,缝制腊叶标本份。“接下来,园里植物的门类、种类将不断地丰富,土壤改良的研究也将持续进行下去,让引进的植物能真正扎根下来。”马洪双说。
本报记者丁园本报记者丁园本报通讯员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