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植物园 >> 植物园新闻 >> 正文 >> 正文

10年,钻遍20余省市的高山密林,武汉植

来源:植物园 时间:2025/4/20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2日讯(记者杨晓雨通讯员江珊)穿过密密麻麻的树林,爬过陡峭的悬崖,涉过湍急的河流,日晒、雨淋、蜂蜇、虫咬、摔伤是家常便饭……从事植物分类和引种驯化工作,野外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场所。武汉便有这样一个植物“寻宝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园艺保育中心,除了从事物种展示与园林园艺管理等工作,目前该中心有7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对华中地区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10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布20余省市人迹罕至的高山或密林,发现了23个新物种。

发现新物种有多难?

就像挖到前人遗落的“宝藏”

湖北羽叶报春。李新伟摄

经过一代代植物园人60多年的共同努力,武汉植物园已收集保育余种植物,为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野外探索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发现植物新物种更能让他们感到兴奋。我国地形多样,物种资源丰富,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球上的许多角落都已被探索过,植物的分类框架更是不断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寻到一个新物种,就像是挖到前人漏掉的“宝藏”,十分不易。

近10年来,除了湖北,全国20多个省市,哪里人烟稀少、植被丰富,他们就前往哪里,一年最多的时候多达半年都在野外。目前,他们一共发现了23个新物种,其中16种由从事植物保育20多年的李新伟发现,包括引发植物学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