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重庆两江新区童心青禾小学,渝港澳(亚欧)青少年自然探索行动国际自然教育导师进校园巡讲活动中,重庆南山植物园正高级工程师鞠学勇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
“知道巨魔芋的花是什么味道吗?”“很臭!”有同学回答。
“这臭味有啥作用呢?”鞠学勇再次问。“为了保护自己”“为了捕食猎物”“为了阻止其他动物靠近”……同学们踊跃地给出了答案。
鞠学勇惊喜地发现,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对野花野草、对美好大自然有着非同一般地热爱。当他深入童心青禾小学校园,和校长秦波聊起学校的办学理念,发现了这场自然教育“双向奔赴”背后的故事。
校园保留多种植物犹如自然博物馆
一片片的油菜花开得正盛,徜徉在花丛中,满眼都是灿烂的金黄。这样的春日场景不在田野,而在童心青禾小学的教学楼楼顶,种花人也不是农夫,而是学生。
“油菜花是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种下的。”校长秦波介绍,“从种下去到油菜花开,孩子们每天都会去观察、记录,并进行浇水、除草、松土等维护。这块花田不仅是独特的空中景观,更是孩子们专属的劳动实践研学基地”。
而这种乡村田野常见的花草,在自然童心园里还有数百种。据了解,两江新区童心小学创办于年,年开始集团化办学。年9月启动的童心青禾小学就是一所在自然教育理念下建立起来、以自然生态为特色的学校。
“‘童心’崇尚自然,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人生如此,教育亦然。”秦波说,为了让全校师生加深对“自然而然的教育”的理解,学校在建校之初就保留了多种原生态的野花野草,并留出了20余亩农地分布在楼上地下,小麦、玉米、稻谷、油菜、茄子、辣椒……一年四季乡村田野常见的农作物,如今在童心青禾小学的校园里都能见到,犹如一个有着完整生态的自然博物馆。
在这样一所馆藏式自然学校里,教育也自然而然地生长。学校科学和美术老师一起为校园里的植物撰写出一本《童心自然图鉴》,各个学科也开始与自然“合作”,将动植物引进课堂,教会孩子观察、测量、描写、描绘、实验。一系列趣味盎然的课程诞生:观鸟课、食育课、生命课、劳动课、陶艺扎染课、户外写生课、摄影绘画课……
事实上,童心园里不止有自然馆,还有美术馆、书法馆、陶艺馆、童心阁,而各类课程和活动就是这些馆藏的珍品。
针对儿童好奇,勇于探索的特点,学校修建时就将一些文物复制品精心埋藏在学校的一些角落,让孩子们在成长中逐步探索发掘。这些年来,学校还多次邀请到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文物专家走进校园,和孩子们零距离聊考古、共发现。
为了让自然教育更深入童心,学校还开设了节气课程,以项目式学习研究的方式,让孩子们跟随时间的流转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
如今,戏剧、数学文化、水墨、线描、公共考古课程、立起来剧场艺术统整课程、小实验家等等课程深受孩子喜爱,多种社团活动和大型活动应接不暇,令每个孩子都有发挥潜能、凸显个性、展示自我的机会。
以儿童视角打造校园塑造向上向善的童心
走进自然童心园,仿若置身一个“糖果盒”般的童话世界。教学楼每层楼颜色各一,绿色、粉色、柠檬黄、天空蓝,尤其晚上灯光照耀下望去还以为是“打卡景点”。教学楼内靠墙壁的一面还画上了七彩琴键一样的线条。孩子们说,上下楼梯的时候感觉自己轻快得成了音符,在琴键上跳动。
“从孩子们进入校园那刻起,周围环境就已经开始影响他们。我们认为,孩子们需要一个能够鼓励思考,提升参与度并且激发他们更高效、更有创意的学习环境,一个人性化的备受尊重的环境。”秦波说。
基于这样的考量,童心教育从色彩的童趣化,到空间的人性化,再到布局的多元化,形成了一套“童心”的环境文化。
这里的教室没有讲台,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不同年级的教室,桌椅的高度亦大不相同,每个储物柜都是根据儿童书包、文具等量身设计。学校每层楼走廊的窗子都往下降了十几公分,保证每间教室的采光达到最佳状态。还有足球造型、蘑菇造型的音响,围着黄桷树的微缩瀑布,犹如魔法城堡的图书馆……
环境影响儿童,也造设儿童。
走遍童心整个校园,公共区域看不见一个垃圾桶,即便如此在学校也很难看到垃圾。垃圾去哪儿了?原来,每个学生的书包里都装着一个环保袋,他们会将产生的垃圾带回家。
“自从校园流行环保袋以来,孩子们就不怎么带零食和饮料来学校了,很多孩子连平时爱吃的辣条也不吃了,纸巾也很少用,食堂的剩菜剩饭也更少了。一位学生家长甚至归纳了孩子的四大变化,懂得了节约,具备了环保意识,责任感增强,健康意识提升。”秦波说。
校园文化的影响力还突破了学校的围墙,影响到了每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很多孩子与家人春游时,就成了环保监督员。一位母亲为配合学校少用甚至不用纸巾的倡议,自费定制了一批手绢送给全校师生。
更多的“连锁反应”在持续中,孩子们一方面在学校接受浸润式的教育,一方面又成为文明的“播种人”,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到各自家庭,进而影响更广泛的社会。
向儿童学习设计课程打造国际自然教育品牌
到童心小学任教之前,陈洪英本身就是一名语文特级教师,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但在年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到童心小学从零开始。“是‘向儿童学习’的教育理念吸引了我。”陈洪英坦言。
那么什么是“向儿童学习”?在秦波看来,“向儿童学习”要掌握“七条原则”,即放下成人架子,收敛长辈权威,摒弃已知优越,走进儿童生活,成为儿童朋友,观察儿童言行,付出积极投射。
在此理念的支撑下,童心的教师团队从儿童视角出发,探寻出一套符合儿童灵性生长的“尚美课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立起来剧场艺术统整课”,它分为戏剧和建筑两个门类,以美术课程为基础,可结合音乐、科学、语文等多个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戏剧课程之一“我的创意图画书”为例,它由一个基本型“一个圆两条线”开始,孩子们自主编故事,画绘本、漫画,把口号式的规则儿童化。随后,学校把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在楼梯和走廊上,孩子们就成了校园的文化设计师、文明传播者、故事讲述人、舞台表演者。
“我们相信,儿童拥有远比成人更加清澈的眼睛,更加纯粹的心灵,应该让儿童成为他们自己的样子去和世界对话。”秦波说。
不止如此,儿童的思维也点亮了教师的人生。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邓兴华被引进到童心小学。“学院派”的他在教学中拘泥于技法,来到新环境之初时有些迷茫。在“向儿童学习”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他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身上,去仔细观察他们在画画过程中的想象力呈现、色彩运用等等,一个个小发现给他带来大启发。他意识到:当孩子们没有了对技法的刻意模仿,当他们敢于用手中的笔去表达内心时,最质朴的感知就自然流淌了出来。由此,他转变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开始以儿童为中心去进行课程开发设计。
借助“尚美课程”体系,童心校园成为了一个基于文化典藏的探究学校空间,焕发蓬勃生机。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家校共育指导基地”、重庆市陶艺特色学校、重庆市最美校园、重庆市“自然教育”示范学校等诸多荣誉,接待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参观访学的教育同仁达多人次。
正如秦波所说,自然而然的教育,带来的是更加平衡的身心发展,带来的是对森林的热爱,对自然世界的探索欲望、探究精神;带来的是更加突出的自信心、注意力、学习积极性……它把教育带入森林,最后从森林走出了大写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