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类世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双重危机,制定实施更加切实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打造迁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承担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任务,对重要保护植物进行系统收集和完整保存,传承、弘扬植物园科学内涵、艺术外貌和文化底蕴,已成为国家植物园的主要使命任务和重要科学议题。
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近期《生物多样性》封面文章指出,华南国家植物园初步完成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评价。李仕裕等的文章《广东省植物园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现状及发展建议》基于广东省迁地保护机构的活植物收集数据,评估了广东省植物多样性迁地保育现状。通过广东省的植物园、树木园等迁地保护机构的地理空间分布和迁地保育活植物多样性现状研究,探讨了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的生物地理特征以及迁地保育活植物区系特征及数量;过去几十年来迁地保育的优势科属类群和空缺科属类群,针对不同类群的特点探讨未来的保护策略;珍稀濒危植物和经济植物迁地保育的成果、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为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及其网络体系建设乃至其他的国家植物园或全国植物多样性整合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该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植物园体系尚未实现主要气候类型、典型植被类型全覆盖布局,仅分布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和北热带半常绿季雨林地带,与自然植被分布存在偏差。在未来建设中,应注重完善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网络体系建设和区域性植物园设立以及其他迁地保护机构和就地保护体系合作。
记者了解到,华南国家植物园立足华南,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辐射带动华南地区植物园发展,协同开展热带、亚热带地区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目前广东省有植物园、树木园等迁地保护机构15个,涵盖区域综合性植物园、城市植物园、教学植物园、树木园和特色植物专类园,隶属于科技(含中国科学院)、住房与城乡建设、自然资源、教育、林业园林、农业等部门,对广东省各行业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为我国现代植物科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团队开展了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编目、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体系规划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关键物种的“野外调查引种-苗圃栽培-人工群落-野外回归”整合保护等研究。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通讯员:周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