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植物园 >> 植物园新闻 >> 正文 >> 正文

成都乡土特色物种研究研讨会举行,7个芙蓉

来源:植物园 时间:2023/11/24

11月19日,一场关于乡土特色物种研究研讨会在成都市植物园举办。

现场,植物专家围绕成都乡土特色物种蜀葵、芙蓉研究及推广应用目前的瓶颈和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发展等交流探讨。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成都已有7个芙蓉新优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作为成都市的市花,芙蓉与成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文化渊源。“研究芙蓉,就是发掘城市文化内涵,是建设文明之都的具体体现。”成都市植物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植物园近几年开展了木芙蓉资源收集、组织培养、传统育种、分子水平研究(全基因组测序,芙蓉转录组、代谢组分析及基因的群体进化研究)、花期调控、木芙蓉传粉生物学研究、文创产品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成都市植物园已基本将国内芙蓉资源及其近缘种收集齐全,为国内芙蓉资源最多、最全的地方,年,成功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二批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自主培育芙蓉品种30余个,其中,正式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物权的有7个,包括“金秋红”,“金秋颂”和“彩霞”,“锦蕊”,“锦碧玉”等,2个通过了省林草局良种认定和审定,并且依托这个成果成功申报1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

同时通过研究,使芙蓉花的观赏时间从原来的9-10月调控为6-11月份,花期最长品种的观赏期达余天。

“但要擦亮芙蓉这张名片道路还很长,芙蓉研发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还有很多工作和研究都需要继续推进和拓展。”会上,川内花卉领域专家围绕芙蓉研发目前遇到的卡脖子问题,芙蓉推广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及规划等进行了交流探讨,共同助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另一个乡土植物,蜀葵是为数较少的以属地简称命名的植物,它承载着四川的文化底蕴,深受世界各国园艺师、艺术家的青睐。作为原产于四川的一种乡土植物,蜀葵花色丰富、花期长,一种兼具观赏、食用、药用、生态价值的植物,在修复土壤污染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据悉,目前,成都市植物园已经将蜀葵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纳入到乡土特色植物研究中,推动蜀葵在城市园林绿化当中的应用。接下来,成都市植物园还将重点推进省重点实验室和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木芙蓉研究,做好乡土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以及特色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王琳黎供图王琳黎编辑田莉校对蔺虹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