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持续的大雨降临京城,虽然雨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也为北京补充了大量的水源。在北京植物园里,通过提前对湖区水位的调节,两天共收集雨水近9万立方米。9万立方米的水相当于北京植物园全年用水指标的9%,可节约资金约23万元。
大雨不仅使公园用水有所缓解,也使得公园流水景观得以复现。在樱桃沟景区,从山上冲下的雨水沿着叠石、水道奔涌而下,形成一幅飞瀑流泉的优美景观。随着北京地下水位的降低,这种景观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就很难出现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气象台今早6时解除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北京植物园今早8时开始恢复开园状态。不过樱桃沟景区靠近山体,且近期泥土含水量趋于饱和,容易引发地质灾害,景区采取了局部封闭,建议游客游览时,远离山体与高大树木。
据介绍,北京植物园处于山前极贫水区,缺水问题始终制约着植物园的发展。同时,植物园周边三面环山,每到雨季山上下来的雨水便白白的从植物园内的排洪沟内流失。为此,北京植物园从开始雨洪收集工程,工程的整体思路就是,将主排水沟所在汇水面积内的雨水拦截下来,调节蓄水和枯水季节的植物灌溉用水问题,从水系治理上提出这样的想法。植物园在园址的自然汇水区域内,利用河滩地在原有的水库、河道、小型人工湖基础上进行蓄水工程建设,修建出多个人工湖。主要用于蓄积樱桃沟和碧云寺等沟谷汇集的雨水。
除了修建人工湖外,北京植物园还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雨洪利用,如樱桃沟景观提升过程中,修补了樱桃沟水库大坝,增强了水库蓄水功能;在植物园多处区域更换透水铺装,便于雨水渗透(已铺设平米,占园内道路面积的62%);生产温室改造方案中,设置了雨水收集池,建设下凹式绿地,尽可能涵养水源,收集雨水;将和平月季园原有坡地,改建为台地园,减少浇水量;卧佛寺坡道增加复合渗水透气井,增加雨水的利用,促进古树保护。
北京晚报记者左颖
王昕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