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植物园 >> 植物园新闻 >> 正文 >> 正文

让生物多样性治理蓝图进一步明晰中工网

来源:植物园 时间:2023/2/13

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指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生物多样性,则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全球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超过16亿人依靠森林和非木材林产品谋生,世界上50%以上的药物成分来源于天然动植物。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我们正在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的严肃现状。有多严肃?以一个数据来看,全球森林面积在年至年损失了万平方千米,也就是说,这30年里,相当于中国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整个长江流域面积的森林植被湮没在了历史里。

去年此时,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中直言,当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速度之快在人类历史中前所未见,伴随而来的压力与日俱增。地球的整个生命系统正在遭受破坏。人类如果继续以不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削弱自然对人类的贡献,那么我们也难保自身的福祉、安全与繁荣。警告话语之严肃,体现的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之严峻,回应的也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面对工业文明迅猛发展所写下的箴言:“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曾几何时,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我国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直至上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90年代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篇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画下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宏伟蓝图,一方面颁布和修订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20多部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法规,覆盖野生动植物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安全、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等领域,另一方面又创新性地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推动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修复。如今,我们已建立占陆域国土面积18%的近万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建立近个植物园(树木园)、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库)。

正是因为这些具有针对性的保护举措,我们欣喜地看到,动物物种方面,诸多珍稀物种正逐渐摆脱灭绝风险,如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40年间从只增加到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长至目前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只,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头增加到目前的头左右;植物物种方面,中国近10年来平均每年发现植物新种约种,种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可以说,我国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已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当然,生物多样性保护永远不可能有躺在“功劳簿”上的那一天,人类社会存续到何时,经济社会发展到何时,生物多样性保护就会伴随到何时。故而如何在实现经济更大发展的同时更好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既是我们需要一直思考并不断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所必须要谨遵的恒久要求。此次,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这是在年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后,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又一实质性大举措,必将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保障。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当前,人类在留给后代的遗产问题上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中国对此已多次给出“答案”,此次峰会习近平主席再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如既往地要求我们要确保“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方案。未来,我们仍要继续坚持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为绘就更大更宏伟的生物多样性治理蓝图而不断努力。(关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