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人类学学报》: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的大缺齿鼹化石
李斯特文卡遗址出土的缺齿鼹标本。(受访者供图)
李斯特文卡遗址文化遗物。(受访者供图)
据重庆日报:1月19日,记者获悉,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武仙竹率领的小哺乳动物考古研究团队,与俄罗斯学者合作,在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中发现大缺齿鼹化石。这是考古学者首次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这种动物化石,反映了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已经在西伯利亚地区开始定居生活,并将大缺齿鼹等小哺乳动物作为重要的食物资源。这项研究成果近日以《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的大缺齿鼹化石》为题发表在《人类学学报》上。
据了解,武仙竹从年起开始深度参与西伯利亚地区的小哺乳动物考古工作。《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的大缺齿鼹化石》这篇成果是他与团队成员陈育芝,以及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功勋科学家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德罗兹多夫(以下简称尼古拉院士)合作数年得到的成果。
武仙竹介绍,李斯特文卡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曾出土一批动物化石,收藏在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中西伯利亚考古学与古地理研究中心(尼古拉院士为中心主任)。年以来,他和团队成员数次来到遗址现场和研究中心,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与俄方考古学者联合开展小哺乳动物考古研究,他们通过筛选法、水洗法,在大量化石中发现大缺齿鼹化石。这种化石从未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过,这让考古学者感到欣喜。
武仙竹介绍,大缺齿鼹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至西伯利亚地区,这种哺乳动物比常见的老鼠稍大,冬季不休眠,在土质疏松、潮湿、肥沃的地方挖洞穴居,以昆虫、蠕虫、蚯蚓、蜘蛛等小动物为食,每天所吃食物重量超过自身体重。
“保暖和在冰雪环境下获取食物资源,应该是早期人类定居西伯利亚寒冷环境必不可少的两大生活技能。”武仙竹说,西伯利亚地区古人类遗址分布广泛,表明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经完全适应并长期生活在此处。李斯特文卡遗址作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延续时间较长、文化遗存丰富。学界一直对该地点以及本地区其它时代相近遗址有所疑惑,即冬季人们依靠何种方式获取食物资源?
武仙竹表示,通过对李斯特文卡遗址大缺齿鼹化石的研究,我们认识到,大缺齿鼹掘土(雪)时会留下隆起条带,容易被古人类发现和捕捉,“该遗址发现的箭镞、嵌柄石刀等可能用于狩猎大型哺乳动物,骨刀、圆刃端刮器、象牙刺刀等类器物可能用于捕捉鼹类动物,大缺齿鼹应是当时人们主要的肉食资源。”
相关报道:武仙竹小哺乳动物考古团队在西伯利亚取得重要新成果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曾江通讯员傅裕):我国科技考古近年来发展迅速,不断运用新技术,开辟新领域,小哺乳动物考古就是其中一种,该方法在关于人类历史演进和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是有待大力开展的考古研究新领域。重庆市考古学及博物馆学首席专家、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武仙竹近日向记者透露,他率领的小哺乳动物考古研究团队,与俄罗斯学者合作,对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动物化石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该遗址中有批量存在的大缺齿鼹化石,这反映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在西伯利亚地区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可能把捕猎大缺齿鼹等小哺乳动物作为重要的食物资源。
据介绍,小哺乳动物考古通过筛选法、水洗法,从考古现场提取小哺乳动物遗骸,再结合古生物学和动物考古学,对发现的小哺乳动物标本进行动物种属鉴定、古动物群生态研究、古动物群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研究。
武仙竹团队与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大学等学术单位合作建立的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长期在西伯利亚开展科技考古合作。武仙竹向记者介绍了他们此次合作研究的背景和主要收获。人类最初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从气候温暖的热带、亚热带向温差变异显著的温带、寒温带扩散。从温暖的热带、亚热带向年均温较低的温带、寒温带等高纬度地带扩散,需要人们必须已具备掌握用火、缝制衣服、建造御寒的居址等高级的文化适应性行为。用火、缝制衣服、建造御寒的居址等文化适应性行为,可以是人类适应寒冷气候环境的保暖措施。但仅有保暖措施是不够的,人们要在寒冷地区定居生活,还必须要掌握在寒冷气候环境下不断获得食物资源的技能。保暖和在冰雪环境下获取食物资源,是人们在寒冷冰雪地区生活必不可少的两大生活技能。
西伯利亚地区在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已发现了人类活动遗址,整个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旧石器、用火遗迹、早期房屋建筑等,在西伯利亚地区都有发现。但以前人们对西伯利亚旧石器时代自然环境的总体认识是——气候寒冷、冰雪覆盖是该地区的总体气候特征,植被以冰缘森林—苔原环境为主,动物群以适应冰雪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为主。
武仙竹表示,数十万年以来,人类旧石器时代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活动,究竟是短暂的季节性行为(夏季迁徙至该地区、秋季离开该地区),还是一年四季已在该地区长期定居呢?在世界考古学上,这是人们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