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北京植物园,市民在参观非洲植物精品展。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周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在即,记者今天(9月2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市属公园新增了多处花坛、花境、花卉盆栽等公园景观,北京植物园举办的“非洲植物精品展”也于今日开展。
据了解,为迎接峰会,市属各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共布置花坛、花境近30组,摆放花钵盆栽余盆组,花卉布置面积达到30余万平米,景观环境花量达25万盆(株)。
香山公园对翠微亭、索道下站、知松园三处花坛重新布展,山下主干道至玉华沿线、静翠湖沿线进行了黄花景观及绿地景观建设。在颐和园,以展示东方传统园林文化、展示中国魅力和首都形象的立体景观花坛亮相长廊国花台。此外,非洲凤仙、万寿菊、天竺葵等花卉正值花期,市民游客可前往紫竹院公园、景山公园等地观赏。
北京植物园举办的“非洲植物精品展”自今日起在北京植物园热带展览温室内展出,近50种生长于非洲大陆的植物集中亮相。其中包括寿命可达岁的千岁兰、“沙漠中盛开的玫瑰”、“臀型椰子”、猴面包树等非洲珍稀植物,以及生石花、象腿木、帝王花等非洲特色植物,展期将持续至9日。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北京动物园饲养的动物中有不少来自非洲本土,除河马、白犀、非洲象、长颈鹿、非洲狮、黑猩猩等,还有非洲獴、薮猫、狞猫等小中型动物,总计50余种。园内还有两只塞舌尔共和国赠送给中国人民的亚达伯拉象龟,作为“友好的使者”于年5月31日落户北京动物园。
据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管理处处长缪祥流介绍,峰会期间,中心还通过成立近百人的导游讲解队,配备多语种导览器,对讲解员及公园窗口人员开展接待讲解、小语种会话培训,对现有中英文服务类牌示进行规范整理等方式,满足中外游客的游园需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