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城区义井镇小河村如同一个热闹的大工地:林荫道旁的农家小院里,施工人员正对着设计图纸,打造小河村特色民宿;烈日下,十几个工人站在村委会办公楼外的脚手架上,加紧为楼体铺贴保温层;小河古村评梅景区陶然湖边,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捡拾路边和绿化带里的垃圾……
小河村位于义井镇东部,地处城乡接合部,交通便利。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著名女作家石评梅曾居住在此,村里文物古迹丰富。近年来,小河人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全力打造小河古村评梅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这些年来,村子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
去年以来,小河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着重提升古村“颜值”,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上马”多个项目,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打造村级“全域游”,让古村焕发新貌,激活“美丽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山青水绿村民住在“公园”里
5月17日,小河村道路两旁的树木青翠欲滴,与周边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的建筑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长廊里,老人们坐在一起唠着嗑。小广场上,几个孩童正追逐嬉戏。“这几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虽说住在村里,但我们村像一个‘大公园’一样,比城里也不差。”村民石久宏说。
村子像个“大公园”是小河人的共同感受。近年来,小河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聚焦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辖区河道等区域,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问题。
今年,为了继续提升村容村貌,小河村又确立了乡村绿化环境提升项目。小河古村评梅景区,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上,许多路过的村民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前几天,我们组织专业人员进入湖中打开排水口,再由景区工作人员和村里的志愿者一起清理湖底的淤泥。清淤结束后,我们在湖里注入清水,现在陶然湖变美了。”小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向阳说。
陶然湖清淤是今年小河村乡村绿化环境提升项目的一部分。连日来,他们组织50多名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以及志愿者,重点整治了小河村主街道、小河古村评梅景区沿线的水沟、草坪等区域。周向阳说:“整治卫生死角、拆除违建临建是乡村绿化环境提升项目的前期任务。完成后,我们将在这些区域增种、补种绿植,打造村民房前屋后的小‘景观’,持续提升古村‘颜值’,让村里的山更青、水更绿,村民生活更宜居。”
项目成“群”古村迎来新机遇
“咱们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 党性教育基地项目是今年小河村确立的众多项目之一。此外,他们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确立了农旅研学建设项目、数字乡村建设项目、小河文旅产业建设项目以及乡村绿化环境提升项目。“虽然现在小河古村评梅景区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我们的乡村旅游项目相对单一。眼下,受疫情影响,景区还没有对外营业,我们就趁着这段时间练好‘内功’,抓紧项目建设,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石华梁说。
小河村东南的山坡上,连片的水果、蔬菜种植基地里绿意盎然,樱桃树、玉露香梨树长势良好,几个村民正在为果树疏果。这是小河村引进的逸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农业采摘园。他们通过流转土地,在村里种植了樱桃、玉露香梨等果树,豆角、西红柿等蔬菜,玉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作物,以生态农业和农旅观光采摘吸引游客。这几年,随着产业稳步运行,小河村计划依托逸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农旅研学基地。“我们计划在村里打造植物园、分享收获食俗园、坚守匠心手工艺园等多个分区。分区建成后,我们可以承接研学活动,还能延伸采摘园产业链,为游客提供更多旅游项目。”石华梁说。
小河村还计划在村里打造高端民宿,邀请市规划设计院,结合当地建筑特点,将村民的老旧院落改造成民宿,未来可面向游客提供租赁服务。“我们计划一期打造10个院落。目前,已经确定了两套设计方案,两个院子的改造已经动工。未来,我们要在村里改造30个特色民宿院落。”石华梁说。
农旅融合就业增收不出村
这几年来,小河村的旅游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连续举办多届春节庙会、元宵节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夜市,吸引大量游客来村参观游玩,带“火”村子的同时,也吸引了在外的村民和投资者到村里发展,进一步为村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就业增收。
时近中午,小河香油厂里飘出淡淡的香味。这家香油厂是由外村人刘晓强开办的。“这几年,小河村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有目共睹。节假日,我会带家人来村里游玩。后来,我决定把香油厂开在小河村,利用村里的旅游‘流量’,增加产品的销量。”刘晓强说。加工车间里,村民贾玲玲正操作机器制作香油。提起自己的工作,她笑着说:“村里就业岗位越来越多了,我决定留村工作,守家在地,花销少还能顾家。一个月有0元的工资。”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来到小河村创业,也有许多在外地的小河人选择回村发展。人员回流,村子一天天热闹起来。“现在村里有多家农家乐、民宿、小吃店,村里的逸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为村民提供了近30个工作岗位,农忙时采摘园的用工量很大。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做生意,不出村就能找到工作,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周向阳说。
今年,村民石玉斋将自家的老院子流转给了村集体打造特色民宿院落。“未来,民宿打造完成后,我就有了稳定的流转收入,也算是搭上了乡村旅游的‘快车’。”石玉斋笑着说。(温荣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