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闻得国家植物园的珙桐树(鸽子树)开花了,年4月30日慕名而来。
珙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珙桐最初由法国的神父戴维斯于年在四川穆坪发现,并采种移植到法国。它的花序圆似鸟头,苞片洁白硕大如翅,宛如展翅欲飞的白鸽。年以来引种到欧美、日、俄等国,被誉为“中国鸽子树”,成为世界十大观赏植物之一。
(开满白色花朵的珙桐树)
珙桐为落叶乔木,最高可达25米。4月开花,花初淡绿色,继变为乳白色,它的花色洁白如玉,花型飘逸如羽,微风拂过,满树繁花犹如成群白鸽翩翩欲飞,甚为赏心悦目。10月结果,果实为长卵圆形核果。
珙桐分布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贵州和云南的北部,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名贵观赏植物。
移植到北京的这棵珙桐树(鸽子树)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的宿根园(卧佛寺下方)。
国家植物园位于北京市香山脚下,自驾或乘坐地铁或公共可达。
珙桐对自身的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它的自然生态环境主要在我国空气湿度较大的南方地区。为此,在北京如何让珙桐正常生长就成为摆在国家植物园(北园)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摸索出植物园里什么地方最适合珙桐的生长,工作人员经过不断研究,加强对它们的灌溉、施肥、修剪、防寒等工作,终于使珙桐在自己的正常花期,开出了花朵,并使其多年来花开不断。
年5月2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