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植物园 >> 植物园优势 >> 正文 >> 正文

北京植物园梅园栈道梅花文化馆和陈俊愉

来源:植物园 时间:2022/4/15
如果您看过我前些时写的卧佛寺观蜡梅,那么去梅园就可以说轻车熟路了。从卧佛寺第一座琉璃牌坊向西不远,即是梅园。或者换一种说法,北植樱桃沟有一条木栈道,梅园就在栈道南端入口处。接下来是竹园,最里面是水源头。梅园是以栽植、观赏梅花为主要功能的专类园,始建于年。梅园三面环山,一面濒水,具有独特的小气候。梅园自南向北分为入口区、水景观光区和山林游赏区。结合周边环境,注重自然美与人工美相融合,有“虽为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在北植梅园赏梅花,能见到大部分梅花品种,像宫粉、玉蝶、绿萼、朱砂、跳枝、垂枝、龙游都可见到。漫步于木栈道之上,曲折蜿蜒,移步易景,犹如步入梅花长廊。越过樱桃沟的溪水望向对岸,桃红、柳绿、迎春金黄。不禁忆起白居易诗,“澄澜方丈若万顷,倒影咫尺如千寻”。如果离开栈道,略向北行,进入漫坡,是一片梅林。数十株高大的梅树,如林似海,一片艳红。此时顾不得古人赏梅的“三美四贵”之说了。或者说,我们到达了赏梅的另一种境界。不再拘于无意争春,不再拘于孤芳自赏,不再拘于文人雅趣。此时此刻,梅是百花中的一员。冰天雪地里,有梅花一支;百花齐放时,亦有梅花一朵。她领先于百花之先开放,又将自己融入了百花齐放之中。正所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就在那片梅林深处,有梅花文化馆,我称之为梅花小院。小院正中,是陈俊愉先生的雕像。小院的梅花刚刚初开。正房内是展示梅花文化的展览。展览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梅花历史,二是梅花品系类型,三是北京植物园梅园介绍,四是梅花院士陈俊愉的事迹。都说“梅花欢喜漫天雪”,以为其耐寒,其实是一种误解。天寒地冻,梅花难以生长。因此,自古即有“梅花不能过黄河”之说。年,陈俊愉先生调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任教。他一边教学,一边和北京植物园合作进行梅花引种驯化研究,尝试把江南的梅花移到北京。历尽一番周折之后,年4月6日,终于有两朵梅花花蕾绽开了。陈先生特地撰写了《北京露地开梅花》一文刊发在《北京晚报》上,向世人报道了这个从未有过的历史奇迹。第二年,梅树抵抗住了北国的严寒,开了更多的花。“梅花不能过黄河”成为历史,梅花北移之梦终于变成了现实。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陈俊愉先生带领着团队培育、引种了二三十个新品种,梅花露地栽培的范围由北京扩大到长春、沈阳、赤峰、包头、延安、大庆、乌鲁木齐等地,梅花生长线向北、向西推进了两三千公里,堪称植物栽培史上的奇观。北京植物园自年始建梅园,进行梅花品种收集和展示。目前北京植物园的梅园是北方梅园中收集梅花品种较多、植物景观较为丰富的梅花专类园,也是北京地区的主要赏梅胜地之一。吃水不忘挖井人。正是陈俊愉先生,让我们在北京也能观赏梅花。老人喜欢把自己比作梅花,“我就是梅,梅就是我。”北植梅园里的梅花,正是陈俊愉先生自己。如果您去梅园,一定要去梅花小院看看。陈俊愉先生的雕像,在梅花丛中微笑。今日链接,皆是梅花。每一次都是愉快的回忆。明城墙遗址与梅花交相辉映(花卉快讯系列之10)颐和园第六届“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迎春文化展(花卉快讯系列之59)颐和园水操学堂:第七届《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迎春文化展(花卉快讯系列之91)明城墙遗址公园:雪中赏梅忆及一段白与香比拼(花卉系列之53)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