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系列活动仪式举行
7月20日上午,在华南国家植物园新揭牌的“绿美广东”物种展示园,30名粤港澳青少年种下分别象征广州、香港、澳门的木棉、紫荆和木莲三棵“粤港澳青年同心树”,寓意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亲情长青。
去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目前年均接待超万人次,其中青少年约20万人次;年均开展科普活动场,线上线下受众逾万人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研究员任海表示,到年完全建成时,华南国家植物园有望跻身全球前三位。
选出种建设绿美广东特色植物
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黄杞、金毛狗,观赏价值很高的中国无忧花、金花茶、杜鹃红山茶,珍稀濒危植物广东含笑、猪血木、狭叶坡垒……华南国家植物园从植物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考虑,筛选出种用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特色植物,本次重点展示了其中的20多种。
一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积极开展科技支撑韶关、肇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组织完成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荐植物名录。这些植物的推广应用,有望带来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月30日,由华南国家植物园曾宋君研究员团队选育的“大湾区兜兰”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进行了国际登录,这是该团队选育的又一个明星兜兰新品种。“过去,大湾区兜兰每株成本高达5万元,如今被我们降到了30元。”任海说。
去年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引种植物超过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8种。在我国约3.7万种高等植物中,华南国家植物园已经收集了超过1.7万种。
通过评价,华南国家植物园选出0种比较有价值的植物,通过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推向市场。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国锋介绍,以矮牵牛为例,广州通过10年科技攻关,突破育种技术壁垒,形成性状稳定的“广州系列”矮牵牛亲代,现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矮牵牛品种8个,目前在推广应用中。
首个专类植物展示园推动城园融合
20日,华南国家植物园首个专类植物展示园——木本花卉专类园正式揭牌。该园区依托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占地面积亩,现建有精品植物保育区、野牡丹科植物保育区、杜鹃花科植物保育区、苏木科植物保育区等专科、专属、专类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区11个,建成国内首个野牡丹科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国内首个簕杜鹃木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保存木本花卉植物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
这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构建的国内首个“1+3+N”城园融合体系的一部分。其中,“1”指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3”指推进北-中-南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建设,“N”指的是建设10个以上专类植物展示园和个以上生态科普宣教点。
目前,“区、园、点”建设正有序推动,植物园城市网络体系雏形初现。
以白云山迁地保护示范区为例,正聚焦发掘岭南植物文化,丰富植物科普内涵,优选植物保育清单,提升园林园艺品质,讲好岭南植物故事,计划在云萝片区建设9个专类园,新增植物品种约多种,在云溪片区建设5个专类园,新增植物品种约多种。
从城中有园迈向城园融合,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吸引力稳步提升。
年上半年总入园人数.5万人次,同比增长46%,年春节同北京的国家植物园联合举办精品兰花展、“夏日观萤”等特色科普研学活动受到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