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西新闻网
在云南昭通彝良县海子镇向阳小学支教的侯长亮,遇到了问题。一堂二年级的数学课上,有学生拿着教材问他:“什么是河滨公园?”这位学生看不懂的是一道课后习题,要求孩子们统计班里同学喜欢去的春游地点,给出的几个选项,分别是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对于生长在云南大山里的这些孩子,动物园、植物园和游乐园尚可以靠网络短视频去了解和想象,但在城市中常见的河滨公园,却实在超出了他们的生活经验。(7月19日《成都商报》)
因为教材中的“河滨公园”属于城市生活中的概念,而偏远乡村的孩子缺乏了解,于是,我们就认为,眼下的教材存在“城市化”的弊端。教材的内容偏向城市生活,这一现象可能确实存在,但是,如果以此认定这就是教育不公,或许就有些强词夺理了。而这种强词夺理现象,在高考作文中,也出现过争议。几年前,高考作文中提及高速公路,结果招致许多人的不满,因为,乡村孩子根本没有见过高速公路;今年高考作文中,出现了围棋术语,于是,又有人认为,命题不公,因为有些孩子对围棋毫无所知。然而,“棋圣”聂卫平却明确表示,了解不了解这术语,并不影响作文的写作。
无论是教材,还是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而不是要求我们对这个概念本身必须了解,必须掌握。以新闻中的“河滨公园”为例,它只是统计的一个对象,至于是否了解,与解答这道题目,应该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对此,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教材内容与作文材料,都必须是学生亲身了解的内容,才能解决,那么,前提就是,学生几乎已经是“全知型”了。
另一方面,考虑到城乡差异的现状,以及地域的范围之广,学生数量之多,教材中的内容,即便完全着眼于学生都能了解这一要求,也难以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所了解。甚至可以这样说,哪怕让每一座城市,每一处乡村,都是各编各的教材,也不能保证,教材中的内容,做到人人知晓。
当然,面对学生不了解教材中的概念,作为教育者,也不能无动于衷。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同样,课本内容跟自身经历亲近,可能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基层教育部门与偏远地区的教师,更应该积极作为。没有见过“河滨公园”,我们可以图片、视频展示,或者将其类比于乡村的场院等,既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信心,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教材,这比单纯地抱怨教材“城市化”,效果要好上百倍。(范德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