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写、激发兴趣,拓宽范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在日常教学中我非常注意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并参与沸腾的生活,及时捕捉新鲜的、有意义的目标。同时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如:在教完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关动物的课文,在教本单元之始,我就特意让通读四篇课文,找出每篇课文的异同点,这样让学生明白写动物的文章该从哪几点入手。重点应写什么?哪些可突出特色?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学习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那栩栩如生的生灵。
特别是教完老舍《母鸡》一课,我抓住篇末最后一句做文章,让学生以此为开头改写课文讨厌母鸡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了深入学习课文之后,学生也被母鸡那种伟大的母性所感动,改写起来众才纷纭。部分学生指导学生写《我最喜欢的一种植物》时,我不急着让学生动笔,而是先花一整节课带学生观察校园的小植物园。观察之前,我先激趣导入“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植物园找朋友。你们先要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植物,然后再认真观察它的颜色、样子及生长特点,并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兴奋异常,信心十足地奔向目的地。第二节课上,我让学生们把自己观察的植物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了解这种植物,并说出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因为有了先前的细心观察,认真记录,所以学生争先发言,讲起来也滔滔不绝。最后再要求学生把刚才说的内容写下来。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同学的互相交流后,这次课堂上学生们写起作文来,再没有左顾右盼或呆呆坐着的人了。同学们不仅完成得快,而且语言生动、内容充实,且作文中许多精彩的片段还真是让我喜出望外。如:“你看,美人蕉的叶子就像一把绿色的大扇子,不停地上下晃动着。那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真像一个个小喇叭,可是走到近处看,却是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这种观察不仅不是一种负担,还给了孩子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收到了很好的作文教学效果。
2续写、指导学生真实表达
叶圣陶先生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指出:“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对此我深有感受: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习作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指导学生贴近生活实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