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植物园 >> 植物园资源 >> 正文 >> 正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沪版名人游记中的欧洲

来源:植物园 时间:2023/6/4

自年上海开埠后,各国侨民和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移民不断进入及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端和第一大河长江的出海口的独特地理位置,这为上海一跃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创造了条件。伴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经济文化的演绎和快速发展,上海文化的高度的包容性、经济繁荣的多样性、思想自由的开放性等,使上海顺理成章的成为与海外沟通、交流和了解世界的第一窗口。上海市民又是全国最爱旅行的海派市民,尤其是学者教授、演员、作家等文化人爱去欧洲旅行,了解欧洲社会和文化,也促进了中欧交流。可喜的这些交流,在我国现代沪版的游记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记载,这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上海与欧洲的文化、经济交流的历史,提供了极其可贵的文献记载和资料。现从我收藏旧平装书中选择五种介绍和叙述如下:

一、徐志摩《巴黎鳞爪》中描绘的英国康桥和巴黎社会

《巴黎鳞爪》新月书店年8月第1版。民国诗人、散文家徐志摩创作的一本海外游记。年秋,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的23岁徐志摩为追随罗素,放弃了博士学位,漂洋过海来到英国。可惜未能如愿,却意外来到康桥(即剑桥),在皇家学院做特别生,直至年8月。这里也成了他一生难忘怀的康桥,即使他在成为诗坛名家后,他仍说,是康桥教会他睁开了双眼,拨动他的求知欲。年1月15日,他以追忆似水年华的情致写下了名篇佳作《我所知道的康桥》。文中以细腻流畅的笔调,描绘康桥的天然景色:“它那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化生了音乐的神味。再没有比这一群建筑更调谐更匀称的了!”在康桥志摩说他虽不像陆放翁有做地方官“传呼快马迎新月,却上轻舆乘晚凉”那样风流潇洒,却也自有风流。夕阳西下,他骑着车,迎着天边日头直追。那自然不是效仿夸父逐日的荒诞,而是如痴如醉地偷赏晚霞的温存。一次,他发现羊群放牧归来,心头顿感神异性的对天地大自然的崇拜感,竟然虔诚地对着渐渐下沉的金光,跪在大路上。此情此景,让他的灵性显现了——“人是自然的产儿”,“人不要遗忘自然”,人能够在自然中卸去肩背上的负担,在自然中求得解脱:“一别两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俯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徐志摩完全被康桥晚霞美景所陶醉了!此外书中第一篇《巴黎的鳞爪》,开篇便以华丽辞章抒发巴黎的香草、春风、微笑,写巴黎各种的好。他说“它那招逗的指尖却永远在你的记忆里晃着。多轻盈的步履,罗袜的丝光随时可以沾上你记忆的颜色”,接着又告诉读者,这一切不过是“浮在上一层”的“光明”,黑色才是巴黎或生活的底色,“沉淀在底里阳光照不到的才是人事经验的本质;说重一点是悲哀,说轻一点是惆怅”。他将笔触伸入社会底层,讲述了一个美丽、聪慧又洒脱的女郎和一个穷困潦倒却又对生活充满希望、独具怀抱的画家的故事,从而道出了巴黎人的独特之处:失意而不失志,洒脱而不猥琐,这正是巴黎不和谐中的和谐,也正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书里也记录了徐志摩对欧洲社会的思考,有对诗人和作家的讴歌,说明志摩是个有思想,有信念的散文家,当然书中更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篇章是对自然景色和风光的描绘和抒发,所以他是个具有开创性的游记散文家和诗人。徐志摩的散文美,诗也美。请听其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诗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也是对英、法社会和风光的巧妙展现。

《巴黎鳞爪》新月书店年8月初版,封面

徐志摩像

二、郑振铎《欧行日记》中的法国图书馆及中国古籍

《欧行日记》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年10月31日初版。作者郑振铎是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和艺术史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年他参加了“五四”运动,同时与沈雁冰(茅盾)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和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等职。著有《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

《欧行日记》是他年旅居英、法期间,撰写的一本日记体游记。原先郑氏记日记的目的“只是写来寄给君箴(郑振铎的夫人)一个人看的”,所以文中也夹杂着一些真挚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也真因如此,所以读起来反倒不至于枯燥。郑振铎的这次欧行,首先是出于无奈,带有被迫流亡和躲避白色恐怖的目的。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为此颇有正义感的郑振铎、章锡琛、胡愈之等学者联名发表公开信,谴责国民党当局的野蛮暴行,为此引起当局的不满。为了免遭不测,郑振铎在老丈人高梦旦先生和朋友叶圣陶、王伯祥等的力劝下,才有了此次欧洲之行。其二,这也正好成全了他的一次欧洲问学记。那年郑氏29周岁,正值而立之年,颇有一番抱负的:“希望把自己所要研究的文学,作一种专心的正则的研究……希望能走遍各国大图书馆,遍阅其中之奇书及中国所罕见的书籍,如小说,戏曲之类……”一共列了四项,其中最主要的一项便是去各处图书馆“搜索阅读中国书”。6月30日,他一到法国便去法国国立图书馆办了四个月的长期阅览卡,第一次借出来看的是敦煌抄本。此后的几个月,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这些中国古书,据日记中多次提及的主要为中国宋元明清以来的各种通俗小说及戏曲古籍善本,如七月五日记曰:“到图书馆去。借出《京本忠义水浒传》,又仔细的读了一遍,抄了一部分下来。又借了《续水浒传》(即《征四寇》)及《李卓吾批评水浒传》《金圣叹批水浒传》”等。这不仅为他后来撰写和编纂《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专著奠定了资料基础,也为我们记录了法国国立图书馆藏有珍贵的善本古文献及法国人对中国古籍和文化的珍爱。

在巴黎他除了去图书馆外,还参观和游览了许多博物院和名胜古迹。像卢森堡博物院、洛夫博物院、罗丹博物院、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凯旋门等等。六月二十八日记凯旋门曰:“远远的看见那伟大的凯旋门站在那里,高出于绿林之外,这是我们久已想瞻仰瞻仰的名胜之一,我很高兴今天能够在它下面徘徊着,沿途绿草红花,间杂于林木之中,可说是巴黎最大最美的街道。”有时他感到读书和工作太累了,也会去巴黎的近郊森林一带游览或散步。六月二十九日记曰:“到白龙森林去打了一个小圈子。……里面是真大真深,一个人走进去,准保会迷路而不得出。不晓得要费多少年的培植保护才能到了这个地步呢。绿树,绿树,一望无尽的绿树,上面绿荫柔和的覆盖于路上,太阳光一缕缕的由密叶中通过,一点一点的射在地面,如千万个黄色小金钱撒遍在那里。”话虽不多却巧妙地道出了巴黎城郊森林茂密之美的风光。

他还是个喜好逛旧书店,淘旧版书的书迷。远在万里之外的巴黎,他也不忘去旧书铺淘书。如在六月十日记曰:“有几次独自出门,酒是没有兴致独自喝着,却肆意的在那几家旧书铺里东翻翻西挑挑。我买书不大讲价,有时买得很贵,然因此倒颇有些好书留给我。有时走遍了几家而一无所得;懊丧没趣而归,有时却于无意得到寻找已久的东西,那时便如拾到一件至宝,心中充满了喜悦。”这种淘书的喜悦情趣,只有真正爱书家才会有这样强烈的真切感和快乐感,因此郑振铎不仅是个爱旅行的学者,还是个爱藏书的知名学者。

《欧行日记》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年10月31日初版,封面。

郑振铎像

三、朱自清《欧游杂记》中的欧洲自然生态和城市风貌

《欧游杂记》开明书店年9月初版,这是朱自清继《踪迹》之后的又一本游记。朱自清与鲁迅是同时代的人,也都是新文学的开拓者。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被毛泽东赞赏为“有骨气的”中国人。此书记录了他年四、五月间游览意大利、瑞士、荷兰、德国、法国五国十二个城市景观风貌的感触。当年他登上欧洲大陆的第一个国家是意大利,那是一个富有悠久历史文化艺术色彩的国度。这里有罗马充满帝国气息的斗兽场、威尼斯别致的水上城市、佛罗伦萨色调鲜明的大教堂和文学艺术家的故居、纪念碑等,信步其间犹如坠落历史长河隧道的古罗马街道、场馆建筑群中漫步游览,令人无限遐想和向往。离开意大利,他便来到了瑞士。瑞士有“欧洲的公园”之称。在朱自清的神来之笔下,俊朗的阿尔卑斯山脉以及蓝得像西方小女孩眼睛的湖水平静地摆在人的面前。数举世闻名的阿尔卑斯山,山上稀稀疏疏错落的房舍,仿佛有鸡鸣犬吠的声音,好比陶渊明向往的“桃花源”,再加上山上常年不化的积雪,山上的人就好比住在云霄之间。起初以为瑞士有些好风景而已,到了那里才知到这里处处都是好风景。瑞士人似乎是靠旅游客活着的,“只看很小的地方也有若干的旅馆就知道”,瑞士风光之美,游客之多,令他难忘。他离别瑞士后的下一站便是荷兰。荷兰的夏天更像是中国的秋天,“淡淡的天色,寂寂的田野,火车走着。像没人理会一般。天尽头处偶看见一架半架风车,动也不动的,像向天扠开的铁手”。这儿的景致并无壮丽与雄伟,却有安静的风车足以让人觉得心平气和,享受这一片脱离城市喧嚣的安静。

朱自清游记有个鲜明特点,其文开头往往喜欢提纲挈领,以简练文字,画龙点睛的笔法,点出旅游目的地的风貌特征。如在《庞贝故城》篇中,他开门见山的说:“纪元七十九年,维苏威(火山)初次喷火。喷出的熔岩倒没什么;可是那崩裂的灰土,山一般压下来,到底将一座繁荣的庞贝城活活地埋在底下,不透一丝风儿。那时是半夜里,好在大多数人瞧着兆头不妙,早卷了细软走了;剩下的并不多,想来是些穷小子和傻瓜罢。城是埋下去了,年岁一久,谁也忘记了。……到现在这座城大半都出来了;工作还继续着。”娓娓道来,把庞贝故城的来龙去脉,演说得清清楚楚。德国人的严谨作风也是世人皆知的。朱自清笔下的德国人确有如此表现,如柏林街道是宽阔的,却又尤为干净的,这体现了德国人的高度环保意识。最精彩的往往都放在最后。朱自清把法国巴黎放置在最后描绘,且篇幅最长,那应是最精彩的篇章和令人难忘的风光。在《巴黎》篇中,他如数家珍的道出了游览和参观卢浮宫、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和塞纳河两岸街道小巷及散落其间的博物馆、艺术馆的名胜和景观。现在,我们都称巴黎为浪漫之都,而当年的巴黎亦有其别称,为“艺术城”。朱自清写道:“巴黎人谁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二根雅骨吧,公园里,大街上,有的是喷泉,有的是雕像,博物馆处处是。”可想而知,艺术在当时的巴黎有多么风靡和盛行。巴黎的建筑也特具艺术气息,如把花草围成精巧花纹的砖厂花园,以及颇有气势的凯旋门等,景物数不胜数,看了令人赏心悦目。

《欧游杂记》不仅是欧洲游的一本指南读物,还是本具有可贵的历史文献价值的读物,例如其中写成于年的《德瑞司登》篇,记录德瑞司登(现译为德累斯顿)尚未遭到盟军猛烈轰炸前的城市情景。他叙说道:“德瑞司登在柏林东南,是静静的一座都市。欧洲人说这里有一种礼拜日的味道,因为他们的礼拜日是安息的日子,静不过。这里只有一条热闹的大街;在大街上走尽可从从容容,斯斯文文的。街尽处是易北河。河穿全市而过,弯了两回,所以望不尽。”寥寥几句,将德累斯顿的地理位置和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讲述得一清二楚。然而可惜它没能躲过二战的劫难,年2月13日这里被炸为平地,摧毁殆尽,直至年徳国政府才将德累斯顿恢复了许多伟大的建筑物和历史风貌。所以《欧游杂记》也是一本研究二战前德累斯顿历史风貌的稀罕文献和出版物。

《欧游杂记》开明书店年9月初版,封面

朱自清像

四、《胡蝶女士欧游杂记》中的苏联及欧洲的风光和文化

《胡蝶女士欧游杂记》》良友图书公司年8月15日初版。由民国第一美女、著名女演员胡蝶口述,记者陈亦云撰写的一本游记。

民国著名影星胡蝶,年生于上海一户小康家庭。父母视美貌乖巧的胡蝶如掌上明珠,幼年随父母迁居天津、北京、广州等地,这样使她见多识广,又会讲一口“京片子”、广东话、上海话,多种方言朗朗上口。在天津小胡蝶进入天主教圣功女学读书,由此养成读书的习惯,学生时代就被誉为“才女”,并显露演艺才华。数年后胡家移居广州,她进入广州道培学校读书,在广州度过她的少年时期。在道培学校毕业后,她转入北京第一公立师范就读。年16岁时,胡蝶全家返回上海。她考入中国第一所电影演员训练学校——中华电影学校,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戏剧、电影理论和表演方面的艺术。年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后轰动全国,甚至吸引众多海外侨胞的目光。胡蝶一生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等多种角色,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温良敦厚、娇美风雅。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发起“电影皇后”评选活动,她以最高票数当选。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办者特别邀请胡蝶作为代表赴会。这年2月胡蝶携带着她拍摄的《姊妹花》《空谷兰》等优秀影片从上海乘苏联海轮出发,到海参崴后改乘火车穿越冰天雪地、广袤的西伯利亚,历经艰辛才到达莫斯科。胡蝶一亮相,便吸引了国际影坛惊奇的目光。她面如芙蓉、眉如柳,仪态端庄大方,美艳惊人,让世人为之折服,被誉为“中国的葛利泰·嘉宝”。会后,她在苏联参观,又赴法、德、英、瑞等国观光游览,这是她眼界洞开的国际电影之旅,持续数月在欧洲诸国的展映,使得无数欧洲人和旅欧侨胞被这位东方美人所倾倒,欧洲影坛第一次对中国电影有了真实的了解。归国后,她有了这本《胡蝶女士欧游杂记》出版问世。

胡蝶的这次出访是从年2月21日开始,同年7月8日回国,历时余天,在胡蝶的电影生涯中,称得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浓重一笔。书中记录了他游览苏俄、德国、法国、英国、日内瓦、意大利等国和城市的所见所闻和感触。她说道:“在莫斯科除参观了各剧院电影院及制片所等地之外,还到过红场,列宁墓,克里姆林宫等多处。……在苏俄的印象觉得很好。我学了许多新的东西,也见了许多前所未见的事物。尤其是他们给我们的热忱,使我更不能忘记。无论在莫斯科或列宁格勒,每次在公共场所,戏馆或跳舞场等,进出的时候,人们总热烈地鼓掌表示他们欢迎的热情,我觉得世间像没有恰当的字眼好用来表示我的谢意。”她的苏俄之行,对建设和发展中的苏维埃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见识了许多新事物,也与苏联人民建立了良好的友情。在德国柏林她赞扬了“德国人爱运动,爱天然,有康健的精神,有活跃的意志”的生活作风和品质,还对柏林城郊环境大加赞赏:“市内树木多,可是郊外还更多。而且所植的树都是高茂异常,很觉壮丽。”在法国她颇有感触的说道:“法国人有许多处很像中国人。他们好闲谈,好喝茶,不修边幅,和中国人没有两样。所以巴黎的咖啡座特别多,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有过无不及之势。”遍布街头的咖啡座,成为法国人“好闲谈,好喝茶”的最佳休闲处,也成为巴黎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胡蝶认为巴黎不仅咖啡座多,而且“喷水池特别多,几乎随处可以见到。如博物院的附近,卢森堡公园里,以及凡尔赛宫中等,都有很大的喷水池。……最容易引起巴黎的印象的,当然要算那铁塔。”胡蝶对巴黎如数家珍,一一道出,在她眼里巴黎是个很适宜于人们休闲旅游的都市。她对英国伦敦的印象也深刻:“马路上的行人都有点绅士气派,举动矜持,态度沉着。有些日夜都穿着礼服,更觉得身份的严正。……我们看见的地方还有著名的惠斯敏尼士特礼拜堂,这礼拜堂是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的,建筑非常庞大。里面有历代帝王和伟人的坟墓,著名文学家和诗人等都是葬在这堂内的。”寥寥几句,将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及崇尚英雄名人的特点及英国历史名胜跃然纸上。也足以展现出她不仅是个优秀演员,还是个有文化、有思想、有见识的旅行家。

《胡蝶女士欧游杂记》》良友图书公司年8月15日初版,封面

胡蝶赴俄途中与梅兰芳(左一)合影

胡蝶在苏联对外影片贸易局欢宴时起立致辞情景

五、巴金《海行杂记》中赴法国途中海上风光的描绘

《海行杂记》初名《海行》,由新中国书局年初版,开明书店年11月出版时更名为《海行杂记》。这是巴金年1月15日从上海登上法国邮轮“昂热”(Angers)赴法国巴黎途中给哥哥的信改写的游记,也是巴金的一部处女作。它记录了巴金44天海行途中所见所感和初到巴黎后的印象记。

在书中巴金以神来之笔生动地描绘了从上海出发,漂洋过海,经过香港、越南、新加坡、锡金、印度洋、苏彝士运河、地中海等地区,最后到达法国巴黎全过程中的异国情趣,海洋风光,民俗民风和海上生活。那年巴金23岁,青春岁月,风华正茂,对世界和社会充满着一种向往和新奇感。因此,当邮轮在沿途港口停泊时,他都会抓住时机上岸作走马观花的参观游览,了解与考察异国城镇风貌和民俗民风。在登上法国马赛那一刻,他描绘道:“街道么,宽敞而整洁;建筑么,高大而有秩序;人物么,两边步道上来往的有无数服装比较整齐的男女。”简洁的话语,把马赛街道、建筑物及市民着装特点,跃然纸上。

当巴金此前踏上越南土地时说道:“我的第一个印象便是:一切都是十分鲜明的。太阳好像永远不会落,树木也永远长青。到处是花,到处是果,到处是光,到处是笑。”把所见异国美好的一面淋漓尽致展现出来。然而巴金眼光是锐利的,他既能看到当年法属殖民地越南西贡的自然美,也发现和披露了越南社会阴暗面,毒品泛滥,肆虐街坊。请看:“一间店铺,外面有门窗,两旁设了长排的竹坑,铺了凉席,像死鱼般地睡了许多人,曲起双腿在那里吞云吐雾。”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社会如此腐朽和黑暗的呢?巴金以犀利眼光揭示道,这是法国殖民统治者的苛捐杂税所致,即“政治压迫和经济的剥削两方面同时并进。人要纳税,房子要纳税,生小孩也要纳税。鸦片烟倒是可以公开买卖的,甚至设立公烟局,烟话处,鼓励安南人吸食鸦片”。巴金对社会上吸毒贩毒现象是深恶痛绝,不畏强权,敢于讲真话,不隐瞒自己的思想观点,反映出“讲真话”是他的一贯作风和风格。

巴金在书里有关邮轮上夜观星月,晨曦看日出的记载更是丰富多彩,魅力无穷。其中描绘星星最著名的当数《繁星》篇:“在海上,每晚每晚我都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着舱面上,仰望着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正悬挂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那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就像看见无数的萤虫在我周围飞舞。……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巴金被夜空中满天繁星的美景所陶醉了,微笑着沉睡了!那样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海上的夜航,因为有繁星相伴,所以显得格外安稳和愉悦。晨曦的日出,巴金在《海上的日出》篇中也有生动的描绘:“天空变成浅蓝色,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儿扩大了它的范围,加大了它的光亮。我知道太阳要从那天际升起来了,便不转睛地望着那里。果然过了一会儿,……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那颜色真红得爱人。”简洁的文字,传神的描绘,把他观赏日出情景和向往光明的强烈愿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也正因为他观察时全神贯注,看得仔细,先后有序,所以写出了海上日出这特有的景象。

《海上生明月》更是一篇极富诗情画意的航海游记,巴金从特定的视角观月,以特殊的心情赏月,观月的体察与赏月的情思熔铸成一个令人陶醉、引人入神的艺术境界。开篇先渲染月出前静寂的环境,“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接着动态描写月升情景,以淡淡的色彩、疏朗的笔调绘出皓月之美,抒写孤客之情,感叹人生不能像月轮一样依然故我,羡慕那些以海为家的人们,却又欣慰“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海行杂记》作为一本游记,也不乏对鲜艳花木、湖上风光及浪花景观的描绘,像《植物园》中,对西贡浓艳热带花卉和树木的描绘;《印度洋中的〈茵梦湖〉》中,对美丽、温柔的湖上夜景的描述;《地中海上的风浪》中,对浪花四溅迷人景色的渲染等,都给人以清新、新奇、有趣的印象;在这些千变万化的景色描绘中,巴金还会巧妙的给人一种出乎意外的感觉,可谓匠心独具。还是在《海上生明月》篇中,他再次为我们描述了一片特异的海上夜景:“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并不亮。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的灯还在原处。难道船没有走吗?”后来知道“红灯”不是灯,“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把一种新奇的构思寄寓在朴实无华的文字里,也是巴金在景物描绘方面的功力和特色。

《海行杂记》开明书店年11月版,封面

巴金像

上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沪版游记的作者,个个都是我国现代的著名的文化名人,以他们的亲身的见闻、智慧的眼光、流畅的文字,为我们精准的记载和勾画出现代中国人、上海人和欧洲人历史交往和文化交流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无异对深入研究中欧历史交流和促进当代中欧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具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作者:翁长松

编辑:施薇

来源:文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