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南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
不仅是热带植物的王国
更是国际科研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
版纳植物园坚持开展高质量国际合作
在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王莲。景区供图
2月8日
央视《新闻联播》栏目
报道了
版纳植物园助力生态保护
强化国际合作的好经验
一起来看??
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刚刚带队执行完第九次东南亚野外科考的权锐昌正在整理采集回来的资料,筹备建立首个“生物多样性跨境监控平台”。
年,版纳植物园设立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建成五个境外实验室,先后实施九次中缅联合科考,发现了多个动植物新物种。六年来,东南亚中心共培养上百名外国留学生,开展了48个国际合作项目,覆盖缅甸、老挝、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国家。
五年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多种国际合作在SCI期刊发表热带森林生态学论文占全国的25%,居各科研机构首位。此外,版纳植物园还牵头开展“东经度森林样带群落格局与构建”等一系列大型国际科研项目,为东南亚的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平台。
其实
版纳植物园的良好生态环境
也正是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的体现
近日
CCTV-4中文国际频道
《远方的家》节目组来到了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这里分布着保存完好的连片大面积热带雨林
它的面积相当于西双版纳地区面积的五百分之一
分布着五千多种高等植物和八百多种脊椎动物
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我们不禁要问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到底有多丰富?
拥有脊椎动物种,占全国的51.4%特有动物物种种。
目前全省已知高等植物种(包括亚变种),占全国的50.2%。
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所列的种8类中,云南有种8类,总种数达种,占全国的47.2%。其中,云南特有物种43种,主要分布区在云南的有32种。
按照保护级别划分,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5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其中亚洲象、野牛、白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戴帽叶猴、灰叶猴、威氏小鼷鹿、豚鹿、绿孔雀、赤颈鹤等25种在我国及云南独有。
按照保护级别划分,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38种,占26%,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种,占74%。
随着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以下简称COP15)
的临近
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
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云南将举全省之力
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
做好筹备工作
确保将COP15办成一届
具有中国气派、云南特色的国际盛会
让云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云南!
期待中国云南
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舞台的
精彩表现
内容综合自:央视网、新华网
原标题:《央视《新闻联播》点赞的植物园,究竟有什么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