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之棠”秋海棠展。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自年起开始引种栽培秋海棠属植物。
■此次展出国内外秋海棠品种余种。
11月11日至18日,“大雅之棠”秋海棠展在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百花厅举办,展出国内外秋海棠品种余种。
11日,中国秋海棠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秋海棠展”在厦门开幕,这是国内秋海棠最权威的学术盛会。目前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已收集国内外秋海棠属植物余种(含品种),在全国名列前茅。
建成秋海棠保育专类温室2个
总面积超过平方米
据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种质资源研究室负责人丁友芳博士介绍,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自年起开始引种栽培秋海棠属植物;年,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专门成立秋海棠课题组,着重开展秋海棠属种质资源收集保育、园林推广应用、新品种选育及科普教育等相关工作,至今已建成秋海棠保育专类温室2个,总面积超过平方米。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还在不断尝试秋海棠属植物研究成果的落地,尤其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除常年举办秋海棠属植物专题展览外,更将其广泛运用于重大节庆布展。
在市园林植物园奇趣植物区、热带雨林区、百花厅、花卉园等多个专类园区,均已有秋海棠属植物应用到林下园林绿化。年,市园林植物园建成秋海棠属专类植物展览温室,其中种植并展出有余种秋海棠。目前,这一展览温室已成为游客参观的热门景点之一。
展出主角“万石星”“星刃”,经过4年多的时间培育而成
“大雅之棠”秋海棠展,分为三个馆展出。市园林植物园自行培育的“万石星”“星刃”等都是展出的主角之一,在第一馆可以欣赏到。实际上,-年,市园林植物园先后申请并获得国际登录品种3个:“万石星”秋海棠、“皎月”秋海棠、“星刃”秋海棠。三个品种均由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种质资源研究室“秋海棠课题组”丁友芳博士等人,通过大量人工杂交实验,经过4年多的时间培育而成。新品种登录不仅是对该团队多年科研成果的肯定,同时也为我国花卉品种注入了新鲜血液。
“万石星”秋海棠以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所在的万石山为名,因其叶缘浅裂呈星形且叶基部位有深色星状纹而得名,寓意万石山上的璀璨新星。“星刃”秋海棠为竹节类秋海棠,因叶片形似刀刃,叶面布满星星点点的白斑而得名。
有的适合阳台有的适合庭院,秋海棠也可入寻常百姓家
在第一馆还可以看到国内原产的品种,如铺地秋海棠、铁甲、德天秋海棠、兰屿秋海棠,国外品种如红纹、荷叶、褐边、镜毅等。第二馆约有80余件展品。
丁友芳博士介绍说,实际上,秋海棠中也有不少是适合家庭园艺种植、观赏的,如丽格海棠可以作为阳台开花盆栽;比哥海棠、竹节类秋海棠可以作为庭院栽培材料等……所以,在第三生活馆(长廊馆),以组合盆栽的形式搭配沙发、钢琴等家居,来展示它在家庭装置艺术中的应用。同时引导大众认识它,欣赏它,热爱它。
目前,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已经完成两个秋海棠属相关的厦门市科技局项目。植物园秋海棠课题组长期面向全市科普志愿者举办秋海棠属植物相关科普讲座,曾多次为厦门市实验小学等中小学校师生提供现场科普讲解,在科普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厦门晚报记者林晓云图/陈立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