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李震见习记者裴熔熔
3月30日,郑州市政府办印发《年度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年将持续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以中心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乡村振兴战略;年将重点推动5个中心镇按10万人规模的小城市建设;至年新增培育15个特色小镇,启动20至25个美丽乡村建设,扩大乡村振兴战略成果。
附《方案》全文:
度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做好新型城镇化工作,积极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会议和市委十一届五次会议精神,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坚持“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县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工作主线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加快构建“双城引领、多组团、多节点”的大中小城市、中心镇和特色村镇合理布局的城镇体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着力克服“重大轻小、重建轻管、重新轻老、重分轻统、重拆轻改”等问题,全面深化“以建为主、提升品质、扩大成效”内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二、主要目标
国际化现代化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更加完善。推进航空、铁路、高速及国省干线建设,加快构建枢纽体系;持续加快地铁建设,在建和通车里程达公里以上;“环形+井字”的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建成;四环快速化工程年底前完成高架桥梁墩柱建设,年6月底前高架主线和西四环地面主线建成通车,年底前地面道路全线建成通车;城区支线路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创建成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
城市基础设施支撑功能更加强大。大力实施水、电、气、暖、污等基础设施扩容提质工程,强化城市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建设,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力度,丰富城市“大脑”;继续实施城市道路设施大中小修,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县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做好百城建设提质工作,通过建立“市级统筹、县区主责”的责任体系,落实城市“双修”,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年突出抓好老城区改造提升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县城和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
城乡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持续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以中心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乡村振兴战略,年将重点推动5个中心镇按10万人规模的小城市建设,至年新增培育15个特色小镇,启动20至25个美丽乡村建设,扩大乡村振兴战略成果。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持续巩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把文明城市创建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等各个环节,通过文明城市创建推动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城市文明,带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强化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村民、市民文明素养。
三、主要任务及责任
(一)持续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突出以人为本、集约紧凑、功能复合、尊重自然、传承文化、绿色低碳的理念,高标准编制《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积极推进“1+4”郑州大都市空间布局一体化集约构建,完成《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和各县市区总体规划报批工作。以环都市区平方公里生活生态圈和各县城组团生态圈为重点,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加快构建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优化生态功能布局。完成《河南省郑州市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沿黄河南岸生态带空间规划》《郑州市通风廊道专项规划》等规划编制。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各县(市、区)
责任人:袁聚平、各县(市、区)长
2.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完成《郑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加快推进商都历史文化区、古荥大运河文化区、百年德化提升工程、二砂文创园等“四大文化片区”规划建设。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
责任人:袁聚平
3.提升城市品质活力。抓好城市设计和城市“双修”试点建设。编制完成《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和《郑州市城市双修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四大文化片区”和贾鲁河两岸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工作,完成“中原科创谷”规划设计,积极推进郑州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建设。
4.增强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开展郑州南站区域概念性总体规划研究和郑州市综合交通模型校核及应用研究,构建综合交通数据库分析应用平台,制定《年交通发展年度报告》,编制《“畅通郑州”规划白皮书(—)》等交通专项规划,积极开展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研究,加快推动“四网”融合发展。以智慧规划工程为引领,统筹地下和地上建设,加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维护和动态更新管理,建设郑州市综合管廊总控中心。
(二)加快推进大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
坚持“民生优先、民生为重”,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把安置房建设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
5.安置房全面实现开工建设。经初步梳理,年各县(市、区)有个项目计划新开工、开工面积0万平方米,个项目计划实现封顶、封顶面积万平方米,个项目计划实现竣工、竣工面积万平方米。牢固树立精品意识,高标准建设、精细化施工,不断提升安置房建设品质。同时,坚持配套基础设施与安置区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统筹抓好以便民服务中心为主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以道路为主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新型社区。
责任单位:市城镇办、各县(市、区)、开发区
责任人:孙建功、各县(市、区)长、管委会主任
6.强力推进群众回迁。按照市委、市政府年确定的“群众回迁任务三年大头落地”要求,坚持“尽早回迁、满意回迁”。年全市新增回迁群众20万人以上,确保回迁安置工作大头落地。同时,以群众回迁为契机,积极推进“双改”工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人文素养,努力把回迁安置区建设成为机制完善、管理规范、和谐宜居的幸福社区。
7.加快安置房手续办理。坚持安置房手续优先办理原则,为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年9月底前已开工地块“四个要件”办结率达到90;12月底前已开工安置地块“四证”办理率达60以上,已回迁地块“四证”办理率达80以上。
8.持续推进安置房网签工作。坚持“惠民利民”原则,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不断扩大安置房网签办证成效,真正维护好、实现好被征迁群众的切身利益,让广大被征迁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年完成网签8万套以上。
责任单位:市城镇办、住房保障局、规划局、城建委、各县(市、区)、开发区
责任人:孙建功、李德耀、袁聚平、梁远森、各县(市、区)长、管委会主任
9.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和规范房屋租赁市场。围绕人才引进战略,积极推进市内五区和省委党校、原金阳电器厂等人才公寓建设。青年人才公寓一期计划建设套,年完成总工程量的50以上;二期计划建设2万套,由市、区两级共同建设,年5月底前全部开工。加快完善住房租赁市场政策体系,积极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工作。建立健全住房租赁企业备案制度,推广使用住房租赁服务监管平台,通过新建、配建、改建、租赁、购买等方式有效增加租赁住房供应,提高住房租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形成大、中、小住房租赁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满足不断增长的住房租赁需求。
责任单位:市住房保障局、市事管局、各开发区、市内五区及市级各参建平台公司
责任人:李德耀、徐勇、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市内五区区长、市级各参建平台公司负责人
(三)持续完善枢纽和路网建设
10.航空体系建设方面。加快登封通用机场建设,完成机场一期行业验收工作,启动机场二期扩建项目申报工作,不断完善郑州航线网络。
责任单位:市枢纽办
责任人:王宏
11.铁路体系建设方面。加快郑济、郑万、郑合高铁建设,促进“米”字形高铁网加快成形。推进郑州南站及配套线路建设,确保年底与郑万、郑合同步建成投用。全力推进新郑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郑州南站城际动车基地等项目建设,新建郑州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提升铁路枢纽网络布局。加快郑州东动车所的征迁和建设步伐,力争年6月底前建成投用;年上半年启动占杨、薛店铁路物流基地建设。
责任单位:市轨道办、市重点项目办
责任人:范建华、夏扬
12.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加快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等8条线路建设,启动郑州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郑州段工程建设,确保2号线二期工程、5号线工程、城郊铁路二期工程、市民文化服务区地下交通市政工程所有车站主体结构及3号线一期工程12座车站主体结构、4号线22座车站主体结构完工;实现6号线市政配套工程(6号线二期)、郑州市至巩义市域铁路市政配套工程(10号线)所有车站开工建设。加强运营线路管理,为市民创造更加快捷、安全的地铁出行环境,轨道交通累计客运量力争突破7.5亿人次。
责任单位:市轨道公司
责任人:张洲
13.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路网结构。积极做好焦平高速公路荥阳至新密段新建工程征拆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深入做好连霍高速复线、郑少高速拓宽工程研究工作。推进G线中牟境改建工程、S线郑州境新郑机场至新密改建工程等7个续建项目,开工G线郑州西南段改建工程、S郑州境改建工程(郑汴交界至G东移段)等9个新建项目,力争G线郑州西南段改建工程(G以东段)、G线郑州境G以南段(荥阳乔楼至崔庙段)改建工程、S郑州境改建工程(郑开交界至G东移段)、S郑州境改建工程市区段年6月底前主体完工,做好S线登封境改建工程等13个前期项目。全力推进航海东路与机场高速互通式立交、迎宾路与连霍高速互通立交、龙源十三街与连霍高速立交等3个续建项目;新建京港澳高速、S、四港联动大道组合式互通立交,做好北三环东延与京港澳高速立交、明理路与连霍高速立交等项目前期工作。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
责任人:吴耀田
14.快速路和区域连接路建设方面。积极推进“井字+双环”城市快速路建设,确保北三环东延、东三环(辅道)快速化工程隧道段、农业路快速化工程铁路代建部分建成通车;加快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建设,年内完成桩基、承台、墩柱等下部结构工程建设,年底桥梁主线箱梁架设完成60,年4月份高架主线贯通,年6月高架主线具备通车条件。
责任单位:市城建委、市发投集团、市地产集团
责任人:梁远森、刘睿、万永生
15.支线路网建设方面。完成条区级代建道路(有23条道路与与综合管廊重合)项目建设,常西湖18条市政道路,力争年底前建成通车13条,年6月前建成通车5条;确保支线路网工程开工建设35条,竣工通车20条。
责任单位:市城建委、市内五区政府、市各融资平台
责任人:梁远森、各区区长、市各融资平台主要负责人
(四)积极推进公交都市和停车场建设
16.公交都市建设。全面开展公交都市建设,力争年6月底前通过国家验收。继续推进5项公交都市试点工程建设,完成22条常规公交专用道、28处公交场站建设;做好农业南路、陇海东路、辅道、商鼎路等快速公交和5项公交场站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持续增加环保绿色公交投入,加快公交智能化建设,启动票制票价改革工作,提高公共交通乘车一卡通使用率。
17.停车场建设。进一步理顺停车场建设管理体制,推动公共停车场规划编制和差异化收费,加大智慧应用管理,逐步建设智能化停车收费和信息诱导系统,实现停车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同时,充分挖潜现有土地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停车设施,新建公共停车泊位不少于5万个,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责任人:李雪生
(五)深入做好百城建设提质工作
按照省百城提质工作要求,着力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处理好“硬件与软件、新区与老区、地上与地下、宜业与宜居”四个关系,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重点抓好老城区风貌提升和功能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和“四治”等工作。
18.明确目标任务。年统筹新老区建设,以老城区为重点、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实施—年老城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按照20、40、40的比例完成年度任务。总体利用三年的时间,通过市县两级的共同努力,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确保我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责任单位:市城镇办、各县(市、区)
责任人:孙建功、各县(市、区)长
19.突出工作重点。谋划建设一批承载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特色风貌美、生态环境好的老城区改造提升工程,解决“出行难、停车难、如厕难、就医难、入学难”等实际问题;六城区重在“增效能、提品质”,县(市)重在“补短板、提功能”。老旧小区改造要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为重点,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出行方便、整洁美观、安全有序的目标。
20.强化示范引领。年3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对老城区和老旧小区、无主楼院全面摸底排查,制定至年老城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及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分别划定1至3平方公里范围,包含3个以上老旧小区,建立项目台账,开展工作试点;上半年完成试点工作,总结经验,下半年全面铺开。年实现县(市、区)全覆盖,谋划和实施一批有实效、有影响、可示范的建设项目。年全面完成老城区改造提升工作,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责任单位:市房管局、各县(市、区)
责任人:李德耀、各县(市、区)长
21.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居民最关心的交通道路、基础配套等工作做起。一是实施道路改造工程,增加支路、街坊路建设,改造背街小巷;对无主管楼院的破损道路及路灯、下水道、楼梯扶手、楼道照明等设施进行修复;增设停车位和电动自行车停车棚。二是加快水、电、气、暖等管网改造,实施市政管线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弱电入地;实施二次供水,实行“一户一表”、抄表到户;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线路统一建设、统一使用。三是提升园林绿化品质,让居民享受“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百米见园”的宜居环境。四是对小区住宅外立面进行修缮出新、危旧房进行加固,统一规划遮蔽空调机位,逐步加装室外电梯。五是集中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饲养家禽家畜等现象,倡导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六是提升服务功能,配套建设菜市场、便利店、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体书店等社区服务设施;配建居民活动中心,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解决无主管楼院物业管理问题。
责任单位:市住房保障局
责任人:李德耀
22.整修市政道路。对东明路、银通路等2条道路进行大修改造,对市区两级条道路万平方米道路路面实施中修,小修小补道路68万平方米,消除主城区城市道路明显坑槽。全面整治窨井盖,实施公里架空线缆入地工作。
23.完善夜景照明。深入做好“亮化郑州”工作,对城市主要区域、节点、干道、河道实施亮化,提升都市区夜景品质。对市区26条道路、6座立交桥的夜景照明设施进行改造;建立城市照明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照明故障快速反应和调度处理机制,确保主次干道亮灯率达到98、背街支路亮灯率达到95以上。
24.提升园林品质。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全年绿化廊道公里以上、新建绿地万平方米以上、新植月季和其它花灌木万株以上;创建省市园林单位、园林小区50个以上。重点完成“两环三十一放射”道路两侧廊道绿化贯通工作;完成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植物园二期、雨水公园、生态廊道和新建道路绿化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西流湖公园提升,青少年公园、宠物公园建设,完成市花公园、第二植物园及20个特色公园选址规划工作。打造都市绿色生活圈,在城市周边和远郊选址10至20个大型郊野公园,同时在各公园之间建设生态廊道。在中心城区,继续遵循“米见绿米见园”原则,规划建设个微型公园、绿化广场和街头游园。
责任单位:市园林局
责任人:薛永卿
25.交通秩序治“乱”。加强对非机动车辆违规行驶的管理,集中整治非目录管理代步车辆;重点治理机动车鸣笛、不礼让斑马线、车窗抛物、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形成交警、办事处、沿街单位协同作战、齐抓共管局面;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车流管控力度,科学调整交通信号配时,均衡中心城区和外围城区交通流量。建设“文明交通严管示范街”,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活动,推行文明交通“礼让行人”,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
责任人:窦立勇
26.市容卫生治“脏”。解决城区“脏、乱、差”等突出问题,集中清理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各类市场等重点部位的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开工建设大型转运站6座、新建小型垃圾中转站5座,提高机械化清扫作业水平,确保主次干道快车道积尘不超过5克/平方米。对主次干道、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加强管控。严查严控违法新建户外广告。编制《二七广场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和金水路、花园路、中原路、嵩山路等四条主干道户外广告和招牌视觉景观规划。利用中原云大数据平台,加快完善数字化城管系统,推进数字化城管向智慧化升级。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各县(市、区)
责任人:李雪生、各县(市、区)长
27.生态环境治“污”。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大气十条”终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强化燃煤污染控制,开展“电代煤”“气代煤”工程,大力推进城市集中供热;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强化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措施,积极推进燃油公交车、出租车更换为新能源节能车;全面遏制扬尘污染,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按照“一河一策”原则,做好重点河流水质提标整治;对“两河一渠”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实施金水河上游景观绿化、东风渠上游综合整治工程;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实施底泥清淤、垃圾清理等生态修复措施。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城管局
责任人:潘冰、李雪生
28.行政审批服务“治差”。建立市县两级“标准一致、协调联动”的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围绕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最集中的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行业,深入开展“减证便民”,继续深化清理繁文缛节和不必要证明。制定发布审批职能部门窗口服务指南和服务规范,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推行“一次告知”、“首问负责”、投诉处理等服务制度,试点推行“同城通办”。加强行政审批行为监管,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数字办,各县(市、区),各相关职能部门
责任人:李留宪,张泽宏,各县(市)区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行政主要领导
29.加快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侯寨水厂、桥南水厂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罗垌水厂配套调蓄池等工程。开展白沙水厂、郑东新区金融岛水厂等供水工程前期工作,新建改造配水管网公里。加快新力电力外迁、裕中电厂百万机组“引热入郑”集中供热管网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新增入网面积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燃气输配系统,提升供气能力,持续推进中心城区燃气次高压管线、西气东输薛店分输站—航空港区天然气管道等重点工程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污泥处理能力吨/日,完成双桥污水处理厂、南三环中水公园等污水污泥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开展南曹污水处理厂、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前期工作。
30.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公厕建设力度,切实解决群众
“如厕难”问题,按照4至7座/平方公里的国家标准规划布局,满足沿街至米范围建设1座公厕的要求。一是制定强制性公厕建设管理指导原则,统一标准、统一样式,提升建设管理层次,在城乡、景区同步推进实施。二是着力解决三环内公厕不足问题,年中心城区新建公厕座,升级改造公厕座,同时实施沿街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开放,增加24小时公厕开放数量;三是对原有公厕进行升级改造,达到一类公厕标准;四是建设第三卫生间,满足残疾人、特殊家庭等特殊人群需求;五是打造智慧公厕,积极加入“全国公厕云平台”。
(六)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特色片区建设
31.加快“四个中心”建设。针对奥林匹克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四个中心”,深化区域夜景光艺效果设计,确保中央文化区(CCD)品质和形象;编制区域运营管理办法,明确区域管理主体责任、目标和内容,为日常运行管理提供依据,组织谋划场馆建成后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专业场馆的优势和特色,打造引进一批高端文化产业项目,尽早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责任单位:市“四个中心”建设指挥部、各县(市、区)
责任人:徐西平、各县(市、区)长
32.加快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分层性、便利性的要求,合理确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规模、布局,依据《郑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年),年底,全市县(市、区)80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改建、扩建或新建等任务,建筑面积不低于平方米,设有多功能厅、图书室、培训教室和共享工程活动室并配备相应设备,室外文体活动广场面积原则上不低于平方米;同时完成以县(市)“两馆”为总馆、乡镇为分馆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结合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每个县(市、区)因地制宜完成3至5个“城市24小时智慧图书馆”建设,面积为不低于80平方米。进一步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城乡居民文化活动,逐步提升居民文化、文明素养。
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
责任人:宋建国
33.加快特色片区建设。推动商都历史文化区等“四大文化片区”建设,年全部实现实质性开工。集中力量抓好中央文化区(CCD)、双鹤湖片区、龙湖金融岛、龙子湖智慧岛等重点片区开发,打造一批国内外一流的城市亮点片区,促进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实现城市均衡发展、总体品质提升。
责任单位:市“四个片区”建设指挥部、各县(市、区)
责任人:徐西平、各县(市、区)长
(七)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34.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智能公交系统、市便民服务信息化系统等4个智慧城市续建项目,新建郑州城管综合指挥平台、“智慧房产”等20个项目,扎实做好智慧交通建设。逐步建成集数据中心、展示中心、指挥中心、运营中心、产业孵化中心以及数据交易中心于一体的、以数据为驱动、以平台为核心的城市辅助决策智能系统、公共服务智能系统与产业发展支撑平台,对城市建设、管理、运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进行全局实时分析,优化公共资源调配,打造成为郑州城市管理与运行的“大脑”。
责任单位:市政府数字办
责任人:张泽宏
(八)持续实施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和海绵城市建设
35.开展示范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年全面启动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年底前编制完成阶段性成果报告;确保年前完成我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建成郑州市综合地质信息数字平台和数据库,为我市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责任人:吕安民
36.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完成《郑州市主城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及人防工程总体规划》编制,推进实施以地下停车场、地下公共设施廊道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利用开发工作。做好全市结建人防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全年竣工70万平方米,做好郑州地铁兼顾人防的审批、质量监督和服务指导工作。
责任单位:市人防办
责任人:周顺杰
37.加快综合管廊建设。深入落实郑州地下综合管廊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年完成市民文化服务区南区地下综合管廊、二七商业区综合管廊、金水科教园区地下综合管廊等20项续建项目。新开工博学路(慧科环路—兴达路)、科学大道(贺庄西路—辅道)等34项综合管廊项目建设。
38.逐步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做好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海绵型绿地系统、海绵型道路广场、海绵型小区单位建设,尽快推动具体项目落地实施。
(九)扎实做好村镇建设工作
39.强化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筹划并纳入一批质量较高、提升效果明显的项目作为中心镇年度建设重点项目,确保落地实施,年重点建设一批提升镇区综合服务功能的项目,使中心镇公共服务功能和镇容镇貌得到明显改善。同步推进中心镇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辐射带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责任单位:市城建委、五县(市)政府
责任人:梁远森、五县(市)政府主要领导
40.积极培育特色小镇。坚持属地为主,充分调动县(市、区)、开发区主体培育积极性,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确保特色小镇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抓好特色小镇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及项目落地实施,市级层面把好审批关、督导关,严防形成新的“城市病”。积极申报省级以上特色小镇,推荐并协调1个以上特色小(城)镇纳入国家级特色小镇名录,2个以上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名录。
责任单位:市城建委
责任人:梁远森
41.强化村镇融合发展。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支撑有力、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个性特色鲜明、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美丽乡村,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继续高标准、高水平建设27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协调推进第五批中国及省级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
责任单位:市农委
责任人:周亚民四、措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强化对新型城镇化和百城建设提质工作的认识,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本辖区的新型城镇化和百城建设提质工作;要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同责,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切实抓紧抓牢抓好。
(二)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领导分包机制,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各位成员要分包1-2项具体工作;实行台账管理,以项目为抓手,建立各类项目台账,明确开工作时间、工作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月报制度,各单位每月1日将上月工作进展及台账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邮箱:zzjgb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