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植物园 >> 植物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江西日报守护好万物共生的美丽家园

来源:植物园 时间:2022/10/13
白癜风有治疗好的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峡江保存许多从水淹区迁移来的珍贵樟树。

江西日报记者徐黎明文/图5月22日(4版)报道:

初夏,位于庐山北麓的九江市森林博物馆迎来五湖四海的参观者,馆内展出的华南虎、东方白鹳、篦子三尖杉、伞花木等珍稀濒危动植物标本,让游客大开眼界。

距博物馆不远的九江市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心,科研人员正为繁育成功的濒危植物进行回归自然的准备。这个占地余亩的保护中心,已成为长江中下游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重要基地。

生物多样性是检验自然生态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我省多个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感受赣鄱大地生物多样性的魅力。

引种繁育珍稀濒危植物有突破

极度濒危物种华盖木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被列入国家亟待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目前,野生华盖木仅存52株,散生于云南省西畴、马关等地的常绿阔叶林中。

在九江市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心的温室内,引种的十多株华盖木幼苗长势良好。此外,黑桫椤、八角莲等濒危植物也被成功引种。

“使它们繁衍下去,才能有效保护这些物种生生不息。”九江市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龚德海介绍。该中心现已保存珍稀濒危植物41科、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20种,已开展闽楠、凹叶厚朴、金钱松等濒危植物的再回归工作。这个小小“保育院”,已保存长江中下游四成以上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该中心繁育成功的长柄双花木、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植物被浙江舟山植物园引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也专门从该中心引种了精心繁育的大叶榉、闽楠、伯乐树等苗木。

此外,我省还建立了赣南树木园、庐山植物园和井冈山珍稀物种基因库,共迁移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和野生原生植物数百种,珍稀野生植物的数量正逐步恢复。

通过强化抢救性保护,我省珍稀濒危植物的救护繁育体系初见成效,一些珍稀树种数量大增,并运用到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园林绿化上。

漫步在洪城街头,你会发现眼前的行道树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香樟、枫香、夹竹桃等绿化树种,还有从繁育基地走出来的榉木、檫木等珍稀树种,不仅给城乡增添一份色彩,还推动城乡园林绿化景观升级。

《江西省年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当年全省共栽植彩色与珍贵树种.82万株,其中珍贵树种.17万株,主要树种为榉木、檫木、楠木、银杏等。

消失多年的野生动物频频现身

鄱阳湖余干县康山水域,成群的江豚时而潜入水中觅食,时而探出黑黝黝的脑袋喷出小水柱。丰水期的鄱阳湖,俨然一个巨大的“水生生物王国”,吸引大批游客和社会团体前来观光考察。

河湖交错,水网密布,优良的自然禀赋造就了我省水生生物的多样性。然而,由于环境破坏和滥捕乱捞,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一些珍稀鱼类难觅其踪。为维持水域生态平衡,我省连续18年实施春季禁渔期制度,每年向鄱阳湖、赣江、信江、抚河等水域投放鱼苗,至今已投放鱼苗28亿尾,尤其是对珍稀水生鱼类的增殖放流,使得我省渔业资源得到了一定补充和恢复。

同时,我省建立了江豚、胭脂鱼、棘胸蛙等多个珍稀水生生物驯养繁殖救护中心,对珍稀水生生物进行驯养繁殖和专业性救护。

一系列保护措施,使得我省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得到改善,一些消失多年的野生水生动物频频现身,其中就有野生胭脂鱼和野生中华鲟。平时不多见的鄱阳湖银鱼、中华倒刺鲃等珍稀鱼种,种群趋于稳定扩大。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我省持续加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修复,部分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在风景如画的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在山上漫步,成群的小麂在林间穿梭、跳跃。近年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有新发现,包括黑斑肥螈、白鹇、猕猴、灰胸竹鸡在内的多种珍稀野生动物频频出现。位于彭泽县境内的桃红岭保护区,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灵猫;在位于崇义县的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密林深处,红外相机多次拍摄到豹猫、苏门羚、黄麂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身影。

建保护区守护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水草肥美、鱼虾成群,每年吸引大量候鸟在鄱阳湖湿地栖息。珍稀鸟类白鹤最高数量达余只,东方白鹳最高数量达4余只,分别占全球总数量的98%和95%,许多游客专程到鄱阳湖赏景观鸟。

省林业局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显示,与几年前相比,我省鸟类种类新增了20种,达22目84科属种。其中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12种和81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9种。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的江西,生物多样性得天独厚。经过多年建设,已构建以武夷山脉、南岭山脉、罗霄山脉、九岭山脉、鄱阳湖湿地等为重点区域,以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保护网络。

事实上,保护濒危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区,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我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省已建成各级自然保护区处,其中国家级16处、省级38处,保护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8%。此外,还有森林生态类保护区处,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9.5%。自然保护区内保护着我省95%的野生植物种类、80%的野生动物种类,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物种余种。

此外,我省还建立了各类水生生物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6个,主要保护的物种涉及翘嘴红鲌、刺鲃、彭泽鲫等30余种,区域涉及长江、赣江、抚河、修河等水域及部分山区溪流。

年建立的鄱阳湖河蚌保护区,就是以保护湖底三角河蚌、皱纹蚌等贝壳类生物为主的保护区。由于保护得当,使得该保护区的候鸟、鱼类和水草等生物的食物链完整性得到了有效修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