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理学家许金声
——一种新颖的死亡理论
岁澳大利亚科学家大卫·古道尔博士选择的安乐死,是他的自我实现的最后一次闪光。或者说,他把死亡作为一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离开人世之时,还有所惠及他人。善哉!善哉!他的死,激发我们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探索青春常在的秘密。首先,我想到自己研究全人心理学提出的“四种死亡理论”:
“全人心理学”认为迄今为止有四种死亡:“生物学死亡”、“社会学死亡”、“人本心理学死亡”、“全人心理学死亡”(或者“后人本心理学死亡”)所谓“全人”,就是超越了这四种死亡的人。简单说,四种死亡是这个意思:
1、所谓“生物学死亡”,是指一个人的脑死亡,即医学意义上的死亡。
2、“社会学死亡”是指在一个人生物学死亡的意义上还活着,但并不能够正常工作,创造任何社会财富,例如植物人和某些患严重疾病,包括心理疾病的人。
3、“人本心理学死亡”是指一个人在生物学死亡、社会学死亡的意义上还活着,但并不能够有任何潜能的发挥或者创新。——因为人本心理学的核心精神强调潜能发挥。例如,不少人活着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任何创新,他只是在混日子,他在人本心理学意义上已经死亡。
4、所谓“全人心理学死亡”是指一个人在生物学死亡、社会学死亡、人本心理学死亡的意义上还活着,但并不能够有任何在终极关怀上的发展,缺乏在大我实现意义上的活动。
所谓“全人”就是超越了这四种死亡的人,或者说在这四种意义上都活着的人。
四种死亡理论有什么意义呢?它有什么认识、解释功能?
四种死亡理论首先有一个正向意义就是激励我们追求生存的质量,而不是生存的数量(时间的长短)。
其次,他能够解释不少难以解释的现象。例如,就拿古道尔看,如果他认为自己已经谈不上潜能的发挥或者创新,他无法让自我实现需要占优势,甚至让自我实现需要满足都困难,在人本心理学的意义上已经死亡了。而他活着的底线是不能够低于这一点,即不能够有人本心理学的死亡。这是他的人生价值观。
那么,古道尔身体尚可,为什么会做出安乐死这一决定?我认为,这是由于他意识到自己的精力和环境,已经不能够维持他满足自我实现,他感觉到了人本心理学意义上的死亡。用他的话来说,他感到自己“不快乐”。他对快乐有敏锐的觉察力和较高的标准和界限。“不快乐,毋宁死。”——古道尔博士的这一事件,提出了诸多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如何看待和对待老年人的需求和自我实现、潜能发挥?老年人的亲人、亲密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具有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未雨绸缪,人们在进入老年之前,应该有什么样的准备。“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自己得了慢性病应该如何应对?
这里有一个疑问,既然古道尔在安乐死之前还能够举办记者招待会,应对各种问题,既然他还能够即兴唱“欢乐颂”,那么,做这些事情对于他的意义是什么呢?如果说有意义的话,他为什么不再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生活,非得第二天就实行安乐死呢?他难道不可以至少多举行一些记者招待会吗?不可以再多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东西吗?下文所谈到的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他对那么多记者来参加记者招待会表示惊讶,说没有料到这么多记者对他的情况感兴趣。——他居然还是“惊讶”这一强烈的情绪,说明他并非心如死灰。一是记者在记者会上问,他是否已选择任何喜爱音乐伴他离世。古道尔回答,他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他提到:“如果我要选择一首曲子,我想会是(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末章。”由此可以发现,尽管古道尔的神智是清楚的,但他的创造性是下降了。这种情况,更加印证我关于四种死亡理论的论点。他是觉察到自己的创造性不足,选择安乐死的。
古道尔在安乐死前举行记者招待会,这件事情非同一般,看起来就像是去什么地方旅游或者探险前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似乎他还会回来,实际上,他是走上的是某种意义的不归路。
古道尔为什么不尽量追求活得更加长久,长生不老呢?
不是不想追求,只是长生不老的意义不仅仅是寿命的延长,还有生存质量的问题、幸福感、丰富感、意义感的问题。想要长生不老,不可忽视心理健康、灵性健康的重要性。追求长生不老不能够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937.html